关于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2021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的公示

        

 

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

2021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

 

 

6283161dc5e1ad30f6456c016097ca0

 

 

委托单位: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

   编制单位:河北缔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二十二

 

 

目录

1 总论        

1.1 项目背景        

1.2 目的及意义        

1.3 工作依据        

1.4水文地质情况        

2本年度自行监测主要内容        

2.1重点区域筛选过程        

2.2重点区域筛选结果        

2.2监测点位数量及布置情况        

2.3点位位置        

2.4 测试因子与检测实验室        

2.5 评价标准及筛选值        

3土壤样品采集        

3.1 VOCs样品采集和临时保存        

3.2 SVOCs和重金属及其他项目样品采集和临时保存        

3.3 土壤平行样要求        

3.4 土壤样品汇总        

3.5 现场实际钻探与方案对比情况        

4地下水样品采集        

4.1地下水采样井建设        

4.2地下水采样过程        

4.3 现场实际成井与方案对比情况        

5样品保存与流转        

5.1 土壤样品保存        

5.2 地下水样品保存        

5.3样品流转        

6质量控制        

6.1样品采集、保存、流转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6.2平行样品比对        

6.3实验室内部质控        

7土壤检测结果分析        

7.1整体数据        

7.2检测值与评价标准对比分析        

7.3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分析        

7.4土壤检测结果整体分析与结论        

8地下水检测结果分析        

8.1整体数据        

8.2检测值与评价标准对比分析        

8.3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分析        

8.4地下水检测结果整体分析与结论        

9结论与建议        

9.1结论        

9.2建议        

附件1:专家意见        

附件2:检测报告        

附件3:采样记录        

附件4:成井、洗井记录单        

附件5:现场采样照片        

 

 

 

 

1 总论

1.1 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河北省“净土行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案》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相关部门的要求,加强企业土壤及地下水环境保护,防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规范和指导企业开展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切实推进企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按照《河北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要求,委托河北缔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处理厂开展自行监测工作。

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位于大营镇南军屯村西北侧,由枣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建设项目,总投资5950万元,建设筹备期曾用名“大营镇垃圾处理厂、枣强县综合垃圾处理”,项目位置位于大营镇南军屯村西北侧,填埋场总占地面积92.11亩,主要收集处理大营镇和新屯镇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枣强县境内企业产生的少量玻璃钢废料、皮毛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污泥等一般工业固废与建筑垃圾。场内工程包括填埋区、建筑垃圾和玻璃钢破碎车间、污水处理站、办公生活工作站、调节池、储水池等,其中填埋区利用隔堤分为生活垃圾填埋区、建筑垃圾填埋区、污泥填埋区和玻璃钢废料填埋区。

其中填埋区占地面积50.61亩(包含生活垃圾填埋区44亩、建筑垃圾填埋区2.87 亩和工业固废填埋区3.74亩),设计填埋规模为90t/d(其中生活垃圾80t/d,建筑垃圾5t/d,玻璃钢废料3t/d,皮毛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污泥2t/d),工程总库容43.6万m3(其中生活垃圾填埋区库容为38.2万m3,建筑垃圾填埋区库容为2.5 万m3,工业固废填埋区库容为2.9万m3),经计算,生活垃圾填埋区可使用10.47年,建筑垃圾填埋区可使用19.71年,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区可使用17.32年,2020年6月建成并开始运行,截至目前进场垃圾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少量污泥,从运行至今无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废料进场,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废料处理厂房未运行。

河北缔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接受委托后,已经完成的本地块用地调查工作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成果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进行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及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编制了《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工作方案》。 

1.2 目的及意义

本报告编制的目的是明确该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若该地块为非污染地块,则需对该地块重大设施及产排污节点的污染风险进行分析,对地块潜在的污染风险区域提出防控建议。若该地块存在污染,则应立即排查污染源,查明污染原因,提出措施防止新增污染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同时依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相关要求,提出“启动土壤或地下水风险评估工作,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进一步扩散”等相关具体建议。

 

1.3 工作依据

1.3.1 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2015] 9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18] 8号);

(3)《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 31号);

(4)《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9] 61号);

(5)《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环土壤[2016] 188号);

(6)《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环办土壤函[2017]1023 号);

(7)《关于进一步明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相关要求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8] 924号);

(8)《河北省“净土行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案》(冀政发[2017] 3号);

(9)《河北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方案》(冀环土[2017] 326号);

(10)《河北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冀环土[2018] 58号);

(11)《河北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2021.06);

1.3.2 标准规范

(1)《土壤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

(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5)《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20);

(6)《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1019-2019);

(7)《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环办土壤[2017] 67号 附件4);

(8)《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环办土壤[2017] 67号 附件5);

(9)《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环办土壤函[2017] 1625号 附件1);

(10)《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地下水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环办土壤函[2017] 1625号 附件3);

(11)《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环办土壤函[2017] 1394号);

(12)《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质量控制工作手册(试行)》;

(13)《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采样方案审核工作手册(试行)》;

(14)《河北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工作方案实际操作及内部质量管理手册》;

(15)《河北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实际操作及内部质量管理手册》;

(16)《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

 

1.4水文地质情况

1.4.1区域水文地质情况

枣强县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上部有大面积的咸水体(矿化度大于2g/L),咸水体跨越了上更新统和全新统,顶板埋深0-45m,底板埋深30-158m。咸水体上部分布有部分浅层淡水,浅层淡水主要受近代河流的制约大致呈北东-南西向宽条带状分布,在枣强县境内,主要分布于沿清凉江以西地带。

以往以地层形成的年代为基础,将第四系划分为I、II、III、IV含水组。本次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地下水的开采情况,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将第四系含水岩组划分为浅层含水组和深层含水组。

浅层含水组

分为浅层淡水含水区和浅层咸水含水区。

浅层淡水含水区主要分布于张米、嘉会乡、唐林乡及王常乡一带,并零星布干枣强镇的杜烟及张秀屯的程玉屯,面积318.6km浅层淡水底界深度24-45m含水层厚度为37-13.1m,砂层岩性以粉砂、细砂为主,单位涌水量0.85-8.77m/h·m。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型(H)重碳酸氯化物型(HL)、重碳酸氯化物硫酸盐型(HLS)为主,矿化度小于2g/L。

浅层咸水含水区分布于枣强县的中、西部及北部地区。底板埋深24-45m,面积564.4km。其中大部分为微咸水(矿化度2-3g/L)区,微咸水面积413km,含水层厚度2.6-8.0m,岩性以细砂、粉砂为主,局部无砂层,单位涌水量139-72m/hm。水化学类型以氯化物硫酸重碳酸型(LSH)和硫酸氯化物重碳型为主(SLH)。

cb37989904435e6f49f7b4f1a14acd2

枣强县浅层水综合水文地质图

1.4.2厂区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大营镇垃圾处理厂枣强县综合垃圾处理工程勒察报告》,勘察深度内25m所揭露的主要地层除表层耕外,以第四系冲湖积成因的粘性土、粉土、砂类土为主,依据其工程地质特征,自上而下分为7个工程地质主层,1个亚层。

依据现场地层性质鉴定,结合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结果,对本次勘察场地内各主要地基土层的工程特性评述如下:

粉土①:褐黄色,稍湿~湿,中密~密实,土质不均,含粉质黏土团块,局部含大量砂颗粒。层厚5.00~7.30m,层顶高程25.16~25.41m;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工程性质一般。

粉质黏土②:黄褐色,软塑~可塑,土质较均,见异色土团块,含粉土颗粒。层厚0.60~4.60m,层顶高程17.91~20.25m;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工程性质一般。

粉砂③:灰黄色,中密,湿~饱和,砂质不纯,含大量粉土颗粒、粉质黏土团块,级配差,以石英、长石为主。层厚1.80~4.20m,层顶高程13.82~16.80m;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工程性质一般。

粉土③1:褐黄色,稍湿~湿,局部很湿,中密一密实,土质不均,含大量砂颗粒。层厚0.60~3.20m,层项高程15.71~18.45m;该层场地内局部分布,部分钻孔缺失,工程性质一般。

粉质黏土④:灰褐色~黄褐色,软塑~可塑,土质较均,含姜石,夹粉细砂薄层,可见铁锰氧化物。层厚1.80~4.50m,层顶高程11.41~14.02m;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工程性质一般。

粉质黏土⑤:黄褐色,软塑~可塑,土质较均,含姜石,局部夹粉细砂薄层。层厚2. 20~5.00m,层顶高程8.01~10.22m;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工程性质较好。

粉细砂⑥:灰黄色,中密~密实,饱和,砂质较纯,级配差,以石英、长石为主。层厚1.10~4.00m,层顶高程4.37~7.19m;该层仅在深孔揭露,工程性质较好。

粉质黏土⑦:黄褐色,可塑~硬塑,土质较均,含姜石。该层未完全揭穿,最大揭露厚度3.70m,工程性质好。

勘察在钻孔控制深度范围内见地下水,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初见水位埋深为12.50~13.50m,稳定水位埋深为12.00~13.20m,稳定水位绝对标高为12.01~13.18m,该场地地下水为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粉砂③层、粉土③1层,水位升降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和自然排泄,人工开采主要以农田灌溉用水、生活用水为主,自然排泄包括蒸发及向下游侧向流出。年内水位变化幅度为1.0~2.0m。

本次现场钻探情况基本符合厂区地质情况。本次钻探信息如下:

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2021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_02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2021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_01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2021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_00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2021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_03

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2021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_10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2021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_09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2021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_08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2021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_07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2021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_06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2021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_05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2021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_04

 

 

2本年度自行监测主要内容

2.1重点区域筛选过程

2.1.1 识别原则

本次方案编制参考下列次序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识别工作:

(1)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区或生产设施

(2)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原辅材料、产品、固体废物等的贮存或堆放区;

(3)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原辅材料、产品、固体废物等的转运、传送或装卸区;

(4)贮存或运输有毒有害物质的各类罐槽或管线;

(5)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或排放区。

2.1.2 识别过程

本次疑似污染区域识别工作基于企业基础信息和现场踏勘,结合企业重点设施、污染源分布、污染物类型、迁移途径和土壤隐患排查结果,综合识别重点监测区域见表2-1

(1)生活垃圾填埋区

该区域填埋垃圾使用时间已超过1年(2020年6月至今),填埋场底部及边坡铺有防渗层,运行至今无污染事件发生。

规划进场垃圾包含生活垃圾;现状进场垃圾为生活垃圾由于雨水的渗入和垃圾本身的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原始成分CODcr、BOD5值很高,且含重金属,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数量大,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将会直接或间接对地表水或地下、土壤造成污染。

(2)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分玻璃钢废料填埋区和污泥填埋区、建筑垃圾填埋区,主要填埋枣强县境内企业产生的少量玻璃钢废料、皮毛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污泥等一般工业固废与建筑垃圾;现状进场垃圾为皮毛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污泥。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原始成分含CODcr、BOD5重金属,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数量大会直接或间接对地表水或地下、土壤造成污染。

3)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

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包含调节池、渗滤液处理车间、储水池(渗滤液浓缩液暂存),以及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处理厂房。

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经导流层、导流盲沟收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加盖密闭,池体为半地下池地下埋深3m);渗滤液处理车间采用二级DTRO处理工艺处理渗滤液,车间地面及车间内排水沟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地面无破损。经处理后的浓液在储水池暂存,储水池为地上池体。渗滤液及浓缩液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数量大会直接或间接对地表水或地下、土壤造成污染。

建筑垃圾及玻璃钢废料处理厂房,对进场的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废料破碎、筛分,只涉及物理破碎及筛分,不涉及化学回收和能量回收工艺,破碎筛分过程会有少量的粉尘产生,车间地面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玻璃钢废料为企业生产玻璃钢制品时固化后切割成型工序产生的下脚料;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废料处理厂房未运行。

2-1   重点监测区域识别表

区域编号

区域名称

识别依据

A

生活垃圾填埋区

该区域填埋垃圾使用时间1年零四个月,运行至今无污染事件发生填埋场底部及边坡铺有防渗层。由于雨水的渗入和垃圾本身的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原始成分CODcr、BOD5值很高,且含重金属

B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分玻璃钢废料填埋区和污泥填埋区、建筑垃圾填埋区,主要填埋枣强县境内企业产生的少量玻璃钢废料、皮毛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污泥等一般工业固废与建筑垃圾;现状进场垃圾为皮毛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污泥。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原始成分CODcr、BOD5重金属,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数量大会直接或间接对地表水或地下、土壤造成污染。

C

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

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包含调节池、渗滤液处理车间、储水池(渗滤液浓缩液暂存),以及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处理厂房。该区域使用时间为1年零四个月,运行至今无污染事件发生。调节池为半地下池,渗滤液处理车间采用二级 DTRO 处理工艺处理渗滤液,车间地面及车间内排水沟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地面无破损。经处理后的浓液在储水池暂存,储水池为地上池体。渗滤液及浓缩液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数量大会直接或间接对地表水或地下、土壤造成污染。

2.2重点区域筛选结果

根据布点区域原则,结合该地块污染识别结果及场地平面布置、各构建筑物或装置产生的污染物类型,地块筛分为3个布点区域,筛分情况如下:

(1)生活垃圾填埋区

该区域填埋垃圾使用时间已超过1年(2020年6月至今),填埋场底部及边坡铺有防渗层,运行至今无污染事件发生。

规划进场垃圾包含生活垃圾;现状进场垃圾为生活垃圾。由于雨水的渗入和垃圾本身的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原始成分CODcr、BOD5值很高,且含重金属,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数量大,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将会直接或间接对地表水或地下、土壤造成污染。

(2)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分玻璃钢废料填埋区和污泥填埋区、建筑垃圾填埋区,主要填埋枣强县境内企业产生的少量玻璃钢废料、皮毛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污泥等一般工业固废与建筑垃圾;现状进场垃圾为皮毛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污泥。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原始成分含CODcr、BOD5、重金属,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数量大,会直接或间接对地表水或地下、土壤造成污染。

(3)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

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包含调节池、渗滤液处理车间、储水池(渗滤液浓缩液暂存),以及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处理厂房。

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经导流层、导流盲沟收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加盖密闭,池体为半地下池(地下埋深3m);渗滤液处理车间采用二级DTRO处理工艺处理渗滤液,车间地面及车间内排水沟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地面无破损。经处理后的浓液在储水池暂存,储水池为地上池体。渗滤液及浓缩液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数量大,会直接或间接对地表水或地下、土壤造成污染。

建筑垃圾及玻璃钢废料处理厂房,对进场的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废料破碎、筛分,只涉及物理破碎及筛分,不涉及化学回收和能量回收工艺,破碎筛分过程会有少量的粉尘产生,车间地面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玻璃钢废料为企业生产玻璃钢制品时固化后切割成型工序产生的下脚料;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废料处理厂房未运行。

布点区域信息见下表2-2,布点区域分布见图2-1。

表2-2   布点区域信息记录表

区域编号

区域名称

识别依据

A

生活垃圾填埋区

该区域填埋垃圾使用时间1年零四个月,运行至今无污染事件发生填埋场底部及边坡铺有防渗层。由于雨水的渗入和垃圾本身的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原始成分CODcr、BOD5值很高,且含重金属

B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分玻璃钢废料填埋区和污泥填埋区、建筑垃圾填埋区,主要填埋枣强县境内企业产生的少量玻璃钢废料、皮毛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污泥等一般工业固废与建筑垃圾;现状进场垃圾为皮毛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污泥。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原始成分CODcr、BOD5重金属,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数量大会直接或间接对地表水或地下、土壤造成污染。

C

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

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包含调节池、渗滤液处理车间、储水池(渗滤液浓缩液暂存),以及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处理厂房。该区域使用时间为1年零四个月,运行至今无污染事件发生。调节池为半地下池,渗滤液处理车间采用二级 DTRO 处理工艺处理渗滤液,车间地面及车间内排水沟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地面无破损。经处理后的浓液在储水池暂存,储水池为地上池体。渗滤液及浓缩液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数量大会直接或间接对地表水或地下、土壤造成污染。

2ba1810d245d0d35b2cfab901230fa8

图2-1 平面示意图

2.2监测点位数量及布置情况

2.2.1土壤监测点数量

原则上重点监测区域内的每个重点设施周边至少布设1个土壤监测点。具体数量可根据设施大小、区域内设施数量及污染物扩散途径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每个重点监测区域至少布设2个土壤监测点。

本方案在厂区西南侧布设1个背景点、生活垃圾填埋场区、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和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各布设2个采样点,共布设7个采样点位,具体位置见表2-2。

2.2.2地下水监测点数量

原则上每个重点监测区域至少布设1个地下水监测点,具体数量可根据设施大小、区域内设施数量及污染物扩散途径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企业内设置3个以上地下水监测点时,应避免在同一直线上。

本方案共布设4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其中1个背景监测点、3个地下水监测点,具体位置见表2-3。

2.3点位位置

2.3.1 土壤布点位置

枣强县综合垃圾处理厂为在运行企业,土壤布点应优先选择布点区域内生产设施、罐槽、污染泄露点等疑似污染源所在位置,并应在不造成安全隐患或二次污染的情况下确定(例如钻探过程可能引起爆炸、坍塌、打穿管线或防渗层等),对于污染源附近不符合采样条件的区域,选择污染物迁移的下游方向布设采样点。

本次土壤布点位置主要布设在填埋区、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具体详情见表2-2

表2-2 布点区域土壤采样点信息记录表

类型

布点区域

编号

布点位置

点位坐标

布点依据

土壤

生活垃圾填埋区(A)

1A01

生活垃圾填埋区北侧约2m处

115.68265557

37.32217669

生活垃圾填埋区底部及边坡防渗层可能发生破损,从而导致渗滤液泄漏的可能性较大。

1A02

生活垃圾填埋区东北侧场区道路交叉口处

115.68371773

37.32085168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B)

1B01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西南角

115.68368018

37.32009530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底部及边坡防渗层可能发生破损,从而导致对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1B02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东北角

115.68458676

37.32079804

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C

1C01

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西南角

115.68468332

37.32009530

渗滤液调节池为地下池体,发生渗漏的可能性较大;污水处理站,主要处理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发生泄漏﹑溢流的可能性较大。

1C02

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东北角

115.68563819

37.32076049

背景点

DZ01

地下水上游500m处

115.68133593

37.31580377

位于区的西南,处于地下水流向的上游,未污染区域

2.3.2地下水布点位置

根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相关规定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情况和地块水文地质条件综合确定本次地下水布点位置。

本地块地下水采样点设置在填埋区、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以及地块外部区域,本次调查利用生活垃圾填埋区布置2个地下水采样点,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布置1个地下水采样点,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布置1个地下水采样点,共4个地下水采样点,符合本次地下水调查布点要求,具体详情见表2-3。

表2-3 布点区域地下水采样点信息记录表

类型

布点区域

编号

布点位置

点位坐标

布点依据

备注

地下水

生活垃圾填埋区

2A01

区西南角500m(地下水上游)

115.68133593

37.31580377

位于区的西南,处于地下水流向的上游

DZ01水土共用点

生活垃圾填埋区

2A02

生活垃圾填埋区北侧1m

115.68265557

37.32217669

填埋区底部及边坡防渗层可能发生破损,从而导致渗滤液泄漏的可能性较大。

1A01水土共用点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

2B01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 东北角1m

115.68458676

37.32079804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底部及边坡防渗层可能发生破损,从而导致对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1B02水土共用点

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

2C01

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东北角1m

115.68563819

37.32076049

渗滤液调节池为地下池体,发生渗漏的可能性较大;污水处理站,主要处理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发生泄漏﹑溢流的可能性较大。

1C02水土共用点

本地块土壤和地下水布点位置见图2-2。地下水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

 img15

图2-2 地块采样点位布设示意图

2.4 测试因子与检测实验室

2.4.1实验室的选择

土壤及地下水检测实验室为河北升泰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实验室已通过CMA认证,具备本项目所要求的监测项目的资质认定。

表2-4 检测实验室信息

单位名称

工作分工

实验室资质认定情况

河北升泰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分析检测实验室

具备相关测试项目的资质

本次选定实验室检测范围包括土壤和地下水,已通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基本项目的资质认定,以及地下水基本项的资质认定。

仪器按照规定定期检定外,在进行样品分析时还对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随时检查和发现分析测试数据是否受控。每个测定项目计算结果要进行复核,保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主要要求包括:

①空白样---所有的监测项目在空白样中不可检出;

②检测限---每一种监测项目的方法检测限满足要求;

③有证标准物质或替代物的回收率---合格率或每种替代物回收率满足要求;

④加标样回收率---每一种监测项目的加标样回收率满足要求;

⑤平行样---平行样间允许的相对偏差满足要求;

(2)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①空白试验 每批次样品分析时,应进行空白试验,要求每批样品做1次空白试验。空白样品分析测试结果应低于方法检出限。

②精密度控制 每批次样品分析时,每个监测项目(除挥发性有机物外)均须做平行双样分析。每批次分析样品中,应随机抽取5%的样品进行平行样分析(至少2个)。

若平行双样测定值的标准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则该平行双样的精密度控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平行双样分析测试合格率要求应达到95%。

③准确度控制 在每批次样品分析时同步均匀插入与被测样品含量水平相当的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测试,按5%的比例插入(至少2个)。对有证标准物质样品分析测试合格率要求应达到100%。

当没有合适的土壤或地下水基体有证标准物质时,应采用基体加标回收率试验对准确度进行控制。基体加标和替代物加标回收率试验应在样品前处理之前加标,加标样品与试样应在相同的前处理和分析条件下进行分析测试。若基体加标回收率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则该加标回收率试验样品的准确度控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对基体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合格率的要求应达到100%。

2.4.2测试因子

2.4.2.1土壤测试因子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土壤监测项目应包含45项基本项目和pH值以及锌、钴、总铬、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烃、挥发酚

详见表2-5土壤测试因子。

2-5土壤测试因子

序号

类别

分析项目

合计(项)

1

重金属

砷、镉、铅、镍、铜、汞、六价铬

7

2

挥发性有

机物

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 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 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 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 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27

3

半挥发性有机物

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

11

4

特征因子

PH、锌、钴、总铬、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烃、挥发酚

9

合计

54

2.4.2.2地下水测试因子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表1中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共35项常规指标和总大肠菌群、钴、总铬、硫化物、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二氯乙烯,1,2-二氯丙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二氯甲烷、四氯乙烯、氯乙烯,苯乙烯、苯胺。详见表2-6地下水测试因子。

2-6地下水测试因子

序号

类别

分析项目

合计(项)

1

基本监测项目

色度、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挥发酚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

35

2

特征因子

总大肠菌群钴、总铬、硫化物、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二氯乙烯,1,2-二氯丙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二氯甲烷、四氯乙烯、氯乙烯,苯乙烯、苯胺

        15        

合计

50

 

2.4.3测试方法

2.4.3.1土壤测试方法与检出限

本次土壤样品测定由河北升泰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进行分析确保检测方法为《土壤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推荐的检测方法。检测实验室土壤样品分析方法与检出限一览表见2-7

2-7土壤样品分析方法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检出限

1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HJ 680-2013

0.01mg/kg

2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1997

0.01mg/kg

3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1997

0.1mg/kg

4

六价

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1082-2019

0.5mg/kg

5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HJ 491-2019

1mg/kg

6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HJ 491-2019

3mg/kg

7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HJ 680-2013

0.002mg/kg

8

四氯化碳

土壤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05-2011

氯甲烷:1.0μg/kg、四氯化碳1.3μg/kg、氯仿1.1μg/kg、1,1-二氯乙烷1.2μg/kg、1,2-二氯乙烷1.3μg/kg、1,1-二氯乙烯1.0μg/kg、顺-1,2-二氯乙烯1.3μg/kg、反-1,2-二氯乙烯1.4μg/kg、二氯甲烷1.5μg/kg、1,2-二氯丙烷1.1μg/kg、1,1,1,2-四氯乙烷1.2μg/kg、1,1,2,2-四氯乙烷1.2μg/kg、四氯乙烯1.4μg/kg、1,1,1-三氯乙烷1.3μg/kg、1,1,2-三氯乙烷1.2μg/kg、三氯乙烯1.2μg/kg、1,2,3-三氯丙烷1.2μg/kg、氯乙烯1.0μg/kg、苯1.9μg/kg、氯苯1.2μg/kg、1,2-二氯苯1.5μg/kg、1,4-二氯苯1.5μg/kg、乙苯1.2μg/kg、苯乙烯1.1μg/kg、甲苯1.3μg/kg、间,对-二甲苯1.2μg/kg、邻-二甲苯1.2μg/kg

9

氯仿

10

氯甲烷

11

1,1-二氯乙烷

12

1,2-二氯乙烷

13

1,1-二氯乙烯

14

顺-1,2-二氯乙烯

15

反-1,2-二氯乙烯

16

二氯甲烷

17

1,2-二氯丙烷

18

1,1,1,2-四氯乙烷

19

1,1,2,2-四氯乙烷

20

四氯乙烯

21

1,1,1,-三氯乙烷

22

1,1,2,-三氯乙烷

23

三氯乙烯

24

1,2,3-三氯丙烷

25

氯乙烯

26

27

氯苯

28

1,2-二氯苯

29

1,4-二氯苯

30

乙苯

31

苯乙烯

32

甲苯

33

,-二甲苯

34

邻二甲苯

35

苯胺

气相色谱法/质谱分析法测试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US EPA 8270E Rev.6(2018.6)

0.04mg/kg

36

硝基苯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34-2017

硝基苯0.09mg/kg、2-氯苯酚0.06mg/kg、苯并[a]蒽0.1mg/kg、苯并[a]芘0.1mg/kg、苯并[b]荧蒽0.2mg/kg、苯并[k]荧蒽0.1mg/kg、䓛0.1mg/kg、二苯并[a,h]蒽0.1mg/kg、茚并[1,2,3-cd]芘0.1mg/kg、萘0.09mg/kg

37

2-氯苯酚

38

苯并[a]蒽

39

苯并[a]芘

40

苯并[b]荧蒽

41

苯并[k]荧蒽

42

43

二苯并[a,h]蒽

44

茚并[1,2,3-cd]芘

45

46

pH

土壤pH值的测定 电位法HJ 962-2018

/

47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19

1mg/kg

48

《土壤和沉积物 钴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1081-2019

2 mg/kg

49

总铬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19

4㎎/kg

50

氟化物

《土壤质量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GB/T 22104-2008

本标准方法的检出限为25μg

51

氰化物

《土壤 氰化物和总氰化物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HJ 745-2015

当样品量为10g,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为0.01mg/kg、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为0.04 mg/kg

52

硫化物

《土壤和沉积物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HJ 833-2017

当取样量为20g时,方法检出限为0.04 mg/kg;当测定结果小于1.00 mg/kg时,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当测定结果大于或等于1.00 mg/kg时,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53

石油烃

《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10-C40)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1021-2019

6 mg/kg

54

挥发酚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998-2018

取样量为20g,检测光程为10mm时,本方法测定挥发酚(以苯酚计)检出限为0.3mg/kg,测定下限为1.2mg/kg

 

2.4.3.2地下水测试方法与检出限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表1中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共35项常规指标和总大肠菌群、钴、总铬、硫化物、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二氯乙烯,1,2-二氯丙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二氯甲烷、四氯乙烯、氯乙烯,苯乙烯、苯胺,共计50项。检测实验室地下水样品分析方法与检出限一览表见2-8

2-8地下水样品分析方法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检出限

1

色度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1.1铂-钴标准比色法

最低检出色度5度

2

嗅和味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3.1 嗅气和尝味法

/

3

浑浊度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2.2目视比浊法-福尔马肼标准

1NTU

4

肉眼可见物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4.2 直接观察法

/

5

pH

水质 pH值的测定 电极法HJ 1147-2020

/

6

总硬度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7.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1.0 mg/L

7

溶解性总固体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8.1 称量法

/

8

硫酸盐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1.2 离子色谱法

最低检出浓度0.1mg/L

9

氯化物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2.2 离子色谱法

最低检出浓度0.04mg/L

10

《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00-2014

0.82μg/L

11

《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00-2014

0.12μg/L

12

《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00-2014

0.08μg/L

13

《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00-2014

0.67μg/L

14

《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00-2014

1.15μg/L

15

挥发酚类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9.1 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002mg/L

1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10.1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050mg/L

17

耗氧量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综合指标》 GB/T 5750.7-2006/1.1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5mg/L

18

氨氮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9.1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02mg/L

19

硫化物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6.1 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02mg/L

2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GB/T 5750.6-2006/22.2离子色谱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06mg/L

21

亚硝酸盐氮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10.1 重氮耦合分光光度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001mg/L

22

硝酸盐氮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5.2紫外分光光度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2mg/L

23

氰化物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4.2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002mg/L

24

氟化物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3.1离子选择电极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2mg/L

25

碘化物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11.3 高浓度碘化物容量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05 mg/L

2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GB/T 5750.6-2006/8.1原子荧光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1μg/L

27

《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00-2014

0.12μg/L

28

《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00-2014

0.41μg/L

29

《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00-2014

0.05μg/L

3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GB/T 5750.6-2006/10.1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004mg/L

31

《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00-2014

0.09μg/L

32

三氯甲烷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指标》 GB/T 5750.8-2006/1.2 毛细柱气相色谱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2μg/L

33

四氯化碳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指标》 GB/T 5750.8-2006/1.2 毛细柱气相色谱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1μg/L

34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指标》 GB/T 5750.8-2006/18.2 溶剂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005mg/L

35

甲苯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指标》 GB/T 5750.8-2006/18.2 溶剂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006mg/L

36

总大肠菌群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5.2.5.1 多管发酵法 5.2.5.2滤膜法

/

37

《水质钴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958-2018

2μg/L

38

总铬

《水质总铬的测定 》 GB/T 7466-1987

最低检出浓度:0.004mg/L

39

硫化物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 16489-1996

0.005mg/L

40

1,1,1-三氯乙烷

《水质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HJ 620-2011

0.8

41

1,1,2-三氯乙烷

0.9

42

1,1-二氯乙烯

2.38

43

1,2-二氯丙烷

0.4

44

1,2二氯乙烷

0.7

45

三氯乙烯

0.02

46

二氯甲烷

0.5

47

四氯乙烯

0.03

48

氯乙烯

0.7

49

苯乙烯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指标》 GB/T 5750.8-2006/18.2 溶剂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0.8

50

苯胺

《水质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GB/T 11889-1989

0.057

 

2.5 评价标准及筛选值

2.5.1土壤评价标准及筛选值

根据《河北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相关要求,本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的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河北省地方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中的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做为土壤风险评价标准。对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未涉及的污染物监测项目,暂不进行评价。

项目填埋区和固废、废水处理区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渗滤液,根据项目填埋垃圾种类、《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和《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环境卫生管理业》(HJ 1106-2020),分析得出处理场渗滤液的污染物种类为:pH、化学需氧量、氨氮、色度、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粪大肠菌群数、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填埋场地下水监测指标为: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六价铬、铅、氟、镉、铁、锰、铜、锌、粪大肠菌群。

2020年6月建成并开始运行,截至目前进场垃圾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少量污泥,从运行至今无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废料进场,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废料处理厂房未运行。通过核实进入该填埋场生活垃圾成分、填埋方式、渗滤液处理工艺、污泥来源和处置状况,生活垃圾为铅、汞等重金属、氟化物、氰化物、酚类、卤代烃、石油烃等;玻璃钢废料为钴和苯乙烯;大营皮毛污泥为六价铬、总铬、苯胺类、硫化物。确定本地块监测特征污染因子为:汞、镉、总铬、六价铬、砷、铅、锌、氰化物、挥发性酚类、氟化物、硫化物、卤代烃、石油烃、钴、苯乙烯、苯胺类、硫化物。

综上,本地块监测特征污染因子为:pH、汞、镉、总铬、六价铬、砷、铅、锌、氰化物、挥发性酚类、氟化物、硫化物、卤代烃、石油烃、钴、苯乙烯、苯胺类。

 

 

 

根据进场物料成分分析,确定本地块污染因子

《河北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中要求基本项目

本地块测试项目

 

 

 

 

 

 

pH、汞、镉、总铬、六价铬、砷、铅、锌、氰化物、挥发性酚类、氟化物、硫化物、卤代烃、石油烃、钴、苯乙烯、苯胺类

土壤基本45项:砷、镉、铅、镍、铜、汞、六价铬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 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 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 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 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PH

 

土壤:土壤基本45项+PH、锌、钴、总铬、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烃、挥发酚

地下水基本35项:色度、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挥发酚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

地下水:地下水基本35项+总大肠菌群、钴、总铬、硫化物、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二氯乙烯,1,2-二氯丙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二氯甲烷、四氯乙烯、氯乙烯,苯乙烯、苯胺

本项目检测pH、重金属与无机物、VOCs、SVOCs等共计54项,进行分析。土壤检出因子对应的筛选值如表2-9所示。

 2-9土壤污染筛选值(mg/kg)

序号

污染物项目

(GB36600-2018)

筛选值

(DB13/T5216-2020)

筛选值

标准来源

第二类用地

第二类用地

重金属和无机物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及《河北省地方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二类用地筛选值

1

60

/

2

65

/

3

铬(六价)

5.7

/

4

18000

/

5

800

/

6

38

/

7

900

/

挥发性有机物

8

四氯化碳

2.8

/

9

氯仿

0.9

/

10

氯甲烷

37

/

11

1,1-二氯乙烷

9

/

12

1,2-二氯乙烷

5

/

13

1,1-二氯乙烯

66

/

14

顺-1,2-二氯乙烯

596

/

15

反-1,2-二氯乙烯

54

/

16

二氯甲烷

616

/

17

1,2-二氯丙烷

5

/

18

1,1,1,2-四氯乙烷

10

/

19

1,1,2,2-四氯乙烷

6.8

/

20

四氯乙烯

53

/

21

1,1,1-三氯乙烷

840

/

22

1,1,2-三氯乙烷

2.8

/

23

三氯乙烯

2.8

/

24

1,2,3-三氯丙烷

0.5

/

25

氯乙烯

0.43

/

26

4

/

27

氯苯

270

/

28

1,2-二氯苯

560

/

29

1,4-二氯苯

20

/

30

乙苯

28

/

31

苯乙烯

1290

/

32

甲苯

1200

/

33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570

/

34

邻二甲苯

640

/

半挥发性有机物

35

硝基苯

76

/

36

苯胺

260

/

37

2-氯酚

2256

/

38

苯并[a]蒽

15

/

39

苯并[a]芘

1.5

/

40

苯并[b]荧蒽

15

/

41

苯并[k]荧蒽

151

/

42

1293

/

43

二苯并[a, h]蒽

1.5

/

44

茚并[1,2,3-cd]芘

15

/

45

70

/

其他

 

46

--

10000

47

--

/

48

总铬

--

/

49

氟化物

--

10000

50

氰化物

135

/

51

化物

--

/

52

石油烃

4500

/

53

挥发酚

--

/

54

pH

--

/

 

2.5.2地下水评价标准

本次调查地下水检测结果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的 III 类限值作为评价标准。

表2-10地下水评价标准值(mg/L)

序号

污染物项目

标准值

标准来源

1

色度

≤15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2

嗅和味

--

3

浑浊度

3

4

肉眼可见物

--

5

pH

6.5PH8.5

6

总硬度

450

7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8

硫酸盐

250

9

氯化物

250

10

0.3

11

0.1

12

1

13

1

14

0.2

15

挥发酚类

0.002

1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3

17

耗氧量

3.0

18

氨氮

0.50

19

硫化物

0.02

20

200

21

亚硝酸盐氮

≤1

22

硝酸盐氮

20

23

氰化物

0.05

24

氟化物

1

25

碘化物

0.08

26

0.001

27

0.01

28

0.01

29

0.005

30

6

31

0.01

32

三氯甲烷

60

33

四氯化碳

2

34

10

35

甲苯

700

36

总大肠菌群

3.0

37

0.005

38

总铬

--

39

硫化物

--

40

1,1,1-三氯乙烷

2000

41

1,1,2-三氯乙烷

5.0

42

1,1-二氯乙烯

30

43

1,2-二氯丙烷

5.0

44

1,2二氯乙烷

30

45

三氯乙烯

70

46

二氯甲烷

20

47

四氯乙烯

40

48

氯乙烯

5

49

苯乙烯

20

50

苯胺

--

 

3土壤样品采集

在土壤样品采集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样品的扰动,用于检测 VOCs的土壤样品单独采集,不允许对样品进行均质化处理,除质控样品外不得采集混合样。采样过程剔除石块等杂质,保持采样瓶口螺纹清洁以防止密封不严。不使用同一非扰动采样器、采样铲等采集不同采样点位或深度的土壤样品。

每个层位的土壤样品采样按照“VOCs、SVOCs、重金属及其他项目”的三个顺序进行,各取样步骤及要求如下:

3.1 VOCs样品采集和临时保存 

取土器将柱状的钻探岩芯取出后,先采集用于检测 VOCs 的土壤样品,操作要迅速,具体流程和要求如下:

(1)采样器基本要求

使用非扰动采样器采集土壤样品,本次采样使用一次性塑料白管采样器,采样器需配有助推器,可将土壤推入样品瓶中。

采样量:每份 VOCs 土壤样品采集 40mL 吹扫瓶 5 个(其中 2 个加甲醇、2 个加转子,1 个空瓶),单份取样量不少于 5g(采样量按照取样手柄的标识进行控制),空瓶采集满瓶。

(3)采样流程

①土样采集直接从原状取土器中采集土壤样品,用刮刀剔除原状取土器中土芯表面约 2cm 的土壤,利用非扰动采样器在新露出的土芯表面快速采集不少于 5g 土壤样品。

②将以上采集的样品迅速转移至 40mL 吹扫瓶中(保护剂实验室已提前添加好,现场不用重新添加),转移过程中应将样品瓶略微倾斜,以防瓶中的甲醇溅出。转至土壤样品瓶后应快速清除掉瓶口螺纹处黏附的土壤,拧紧瓶盖,清除土壤样品瓶外表面上黏附的土壤。

(4)样品贴码

土壤装入样品瓶并封口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编码贴到 样品瓶上。为了防止样品瓶上编码信息丢失,应同时在样品瓶原有标签上手写样品编码和采样日期,要求字迹清晰可辨。

(5)样品临时保存

样品贴码后,将装有VOCs 样品的自封袋放入现场带有冷冻蓝冰的样品箱内进行临时保存,保证温度在 4℃ 以下。

具体 VOCs 采样过程照片见图 3-1。

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1142723/output_1.jpgoutput_1

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1142710/output_1.jpgoutput_1

剔除土芯表面约1-2cm表层土壤

样品采集

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1142655/output_1.jpgoutput_1

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1142754/output_1.jpgoutput_1

样品采集

图3-1VOCs 采样过程

3.2 SVOCs和重金属及其他项目样品采集和临时保存 

(1)采样器基本要求

用采样铲进行采集,不使用同一采样铲采集不同采样点位或深度的土壤样品。

(2)采样量

每份土壤样品共采集 250ml 棕色广口瓶 2 个,要求将样品瓶填满装实;重金属样品使用自封袋密封包装,采样量为 1000g。

(3)采样流程

SVOCs 样品采集完成后,立即使用采样铲将土壤从原状取土器转移至托盘中,然后转移至 250ml 棕色大玻璃瓶内装满填实。转至土壤样品瓶后应快速清除掉瓶口螺纹处黏附的土壤,拧紧瓶盖,清除土壤样品瓶外表面上黏附的土壤,并立即用封口胶封

SVOCs 样品采集完成后,用采样铲进行重金属和其他检测项目采集,取样量不少于 500g,并转移至自封塑料袋内封口,每份土壤样品共需采集自封口塑料袋 1 个。

4)样品贴码

SVOCs土壤装入样品瓶并封口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编码贴到 2个样品瓶和塑料袋中央位置上。为了防止样品瓶上编码信息丢失,同时在样品瓶原有标签上手写样品编码和采样日期

重金属及其他项目:将事先准备好的编码贴到塑料袋中央位置,为防止袋上编码信息磨损,应在样品袋外在套一个塑料袋。

5)样品临时保存

SVOCs:样品贴码后,尽快放入现场带有冷冻蓝冰的样品箱内进行临时保存,保证温度在 4℃以下。

重金属及其他项目:放入样品箱内进行临时保存,保证温度在 4℃以下

具体 SVOCs 和重金属及其他项目采样过程见图 3-2

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1142950/output_1.jpgoutput_1

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1142853/output_1.jpgoutput_1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

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1142844/output_1.jpgoutput_1

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1142925/output_1.jpgoutput_1

样品采集

样品保存

图3-2SVOCs 和重金属及其他项目采样过程

3.3 土壤平行样要求

土壤平行样不少于地块总样品数的10%,每个地块至少采集1份。本地块设置3个平行样。

土壤平行样采集均与原样分别同时进行采集,采集平行样层位采样顺序为3份VOCs 样品—3份SVOCs样品—3份重金属及其他项目样品。具体要求如下:

(1)VOCs样品平行样采集

VOCs 样品平行样采集与原样在同一位置、同时进行,尽快采集,采集方式方法、容器、采样量、保存方式等均与原样一致,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也一致,在采样记录单中标注平行样编号及对应的土壤样品编号。

(2)SVOCs平行样采集与原样在同一位置、同时进行,尽快采集,采集方式方法、容器、采样量、保存方式等均与原样一致,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也一致,在采样记录单中标注平行样编号及对应的土壤样品编号。

(3)重金属及其他项目平行样采集

重金属及其他项目平行样采集采用四分法进行。待VOCs、SVOCs样品采集完成后,将本采样位置剩余土放在清洁的托盘上,揉碎、混合均匀,以等厚度铺成正方形,用清洁的采样铲划对角线分成四份,随机选取其中任意份进行样品采集。采集容器、采样量、保存方式等均与原样一致,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也一致,在采样记录单中标注平行样编号及对应的土壤样品编号。

3.4 土壤样品汇总

土壤样品在采集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样品采集,采样深度、采样量、平行样量等与方案设计工作量基本一致,具体土壤样品汇总见表3-1

 

3-1地块土壤样品汇总

序号

点位编号

采样深度(m)

土层性质

样品编码

平行样编码

采样日期

备注

1

1A01

0.5

素填土

1A01-0.5

-

2021.12.2

与方案一致

2

3.5

粉土

1A01-3.5

-

2021.12.2

与方案一致

3

9.5

粉粘

1A01-9.5

-

2021.12.2

与方案一致

4

14.0

粉砂

1A01-14.0

-

2021.12.2

与方案一致

5

1A02

0.5

素填土

1A02-0.5

-

2021.12.1

与方案一致

6

3.5

粉土

1A02-3.5

1A02-3.5P

2021.12.1

与方案一致

7

9.5

粉粘

1A02-9.5

-

2021.12.1

与方案一致

8

14.0

粉砂

1A02-14.0

-

2021.12.1

与方案一致

9

1B01

0.5

素填土

1B01-0.5

-

2021.12.3

与方案一致

10

4.0

粉土

1B01-4.0

-

2021.12.3

与方案一致

11

9.5

粉粘

1B01-9.5

-

2021.12.3

与方案一致

12

14.0

粉砂

1B01-14.0

-

2021.12.3

与方案一致

13

1B02

0.5

素填土

1B02-0.5

-

2021.12.1

与方案一致

14

3.0

粉土

1B02-3.0

-

2021.12.1

与方案一致

15

9.5

粉粘

1B02-9.5

-

2021.12.1

与方案一致

16

13.5

粉砂

1B02-13.5

-

2021.12.1

与方案一致

17

1C01

0.5

素填土

1C01-0.5

-

2021.12.2

与方案一致

18

3.5

粉土

1C01-3.5

-

2021.12.2

与方案一致

19

7.3

粉粘

1C01-7.3

-

2021.12.2

与方案一致

20

12.5

粉砂

1C01-12.5

-

2021.12.2

与方案一致

21

1C02

0.5

素填土

1C02-0.5

-

2021.11.30

与方案一致

22

3.5

粉土

1C02-3.5

1C02-3.5P

2021.11.30

与方案一致

23

7.3

粉粘

1C02-7.3

-

2021.11.30

与方案一致

24

12.5

粉砂

1C02-12.5

-

2021.11.30

与方案一致

25

DZ01

0.5

素填土

DZ01-0.5

DZ01-0.5P

2021.12.3

与方案一致

 

3.5 现场实际钻探与方案对比情况

我公司委托石家庄保红地质勘察技术服务队于 2021 年 11 月 30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 日进厂进行了钻探采样工作,共采集土壤样品 28组(含 3 组平行样)。采集的土壤样品送至河北升泰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进行化验分析。现场实际钻探与自行监测方案对比见下表。

项目

自行监测方案要求

实际情况

比对结果

布点数量

7个

7个

无变化

样品数量

28组(含3组平行样)

28组(含3组平行样)

无变化

点位位置

1A01

115.68265557

37.32217669

115.68265557

37.32217669

无变化

1A02

115.68371773

37.32085168

115.68371773

37.32085168

无变化

1B01

115.68368018

37.32009530

115.68368018

37.32009530

无变化

1B02

115.68458676

37.32079804

115.68458676

37.32079804

无变化

1C01

115.68468332

37.32009530

115.68468332

37.32009530

无变化

1C02

115.68563819

37.32076049

115.68563819

37.32076049

无变化

DZ01

115.68133593

37.31580377

115.68133593

37.31580377

无变化

钻探深度

1A01

12.5m

14.0m

钻探至初见水位

1A02

12.5m

14.0m

钻探至初见水位

1B01

12.5m

14.0m

钻探至初见水位

1B02

12.5m

13.5m

钻探至初见水位

1C01

12.5m

12.5m

无变化

1C02

12.5m

12.5m

无变化

DZ01

0.5m

0.5m

无变化

检测项目

1A01

45项基本项目和pH值以及锌、钴、总铬、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烃、挥发酚

45项基本项目和pH值以及锌、钴、总铬、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烃、挥发酚

无变化

1A02

1B01

1B02

1C01

1C02

DZ01

检测方法

详见自行监测方案

符合自行监测方案

无变化

检出限

详见自行监测方案

符合自行监测方案

无变化

通过上表的对比分析,可知实际采样与自测方案中的细节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实际采样与自测方案符合性分析为符合。

 

4地下水样品采集

4.1地下水采样井建设

4.1.1采样井设计

1、井管设计

(1)       井管型号选择 本次地下水采样井井管的外径为 75mm。

(2)井管材质选择 地下水采样井井管应选择坚固、耐腐蚀、不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的材料 制成。本次井管的材质为 PVC。

(3)井管连接 井管连接采用螺纹拧紧固定,避免连接处发生渗漏。井管连接后,各井管轴 心线应保持一致。

2、滤水管设计 由于需要建设长期监测井,因此滤管上开口埋深位于地下水平均埋深以上 0.5m 处,下开口位置与沉淀管相近,沉淀管为 50cm。

3、填料设计 本地块地下水采样井填料包括滤料层、止水层、回填层。其中滤料层从沉淀 管底部到滤水管顶部,滤料选用粒径 1-2mm、球度与圆度好、无污染的石英砂; 止水层从滤料层顶部至地面,止水材料选用膨润土。

4.1.2采样井建设

采样井建设过程包括钻孔、下管、填充滤料、密封止水、井台构筑(长期监 测井需要)、成井洗井、封井等步骤,具体要求如下:

(1)       钻孔 钻孔直径 110mm,钻孔达到设定深度后进行钻孔掏洗,以清除钻孔中的泥 浆和钻屑。

(2)       下管 下管前应校正孔深,按先后次序将井管逐根丈量、排列、编号、试扣,确保 下管深度和滤水管安装位置准确无误。 井管下放速度不宜太快,中途遇阻时可适当上下提动和转动井管,必要时应 将井管提出,清除孔内障碍后再下管。下管完成后,将其扶正、固定,井管应与 钻孔轴心重合。

(3)       滤料填充 使用导砂管将滤料缓慢填充至管壁与孔壁中的环形空隙内,应沿着井管四周 均匀填充,避免从单一方位填入,一边填充一边晃动井管,防止滤料填充时形成 架桥或卡锁现象。 滤料填充过程应进行测量,确保滤料填充至设计高度。

(4)       密封止水 密封止水应从滤料层往上填充,直至距离地面 50cm。采用膨润土作为止水材料,每填充 10cm 向钻孔中均匀注入少量的清洁水,填充过程中进行测量,确 保止水材料填充至设计高度,静置待膨润土充分膨胀、水化和凝结,然后回填混 凝土浆层。

(5)       井台构筑 本次地下水采样井建成长期监测井,设置保护性的井台构筑。

(6)       成井洗井 地下水采样井建成 24h 后(待井内的填料得到充分养护、稳定后),进行洗 井。洗井时采用贝勒管进行洗井,在现场使用便携式水质测试仪对出水进行测 定,浊度小于或等于 10NTU 时或者当浊度连续三次测定的变化在±10%以内、 电导率连续三次测定的变化在±10%以内、pH连续三次测定的变化在±0.1以内; 或洗井抽出水量在井内水体积的 3~5 倍时,结束洗井。 洗井过程中,贝勒管一井一管,并收集清洗废水进行集中处置。

(7)成井记录单 成井后测量记录点位坐标及管口高程,填写监测井成井记录单。每个采样井 结构详见附件成井记录单。

4.2地下水采样过程

(1)采样洗井达到要求后,测量并记录水位,地下水水位变化小于10cm时,立即采样;地下水水位变化超过10cm时,待地下水位再次稳定后采样,地下水回补速度较慢时,在洗井后2h内完成地下水采样。洗井过程中发现水面有浮油类物质时,在采样记录单里明确注明。

地下水样品采集使用贝勒管,采样深度为稳定水位下0.5m处。

(2)地下水样品采集先采集用于检测VOCs的水样,然后再采集用于检测其他水质指标的水样。

(3)对于未添加保护剂的样品瓶,地下水采样前用待采集水样润洗2~3次。

(4)采集检测VOCs的水样时,使用贝勒管进行地下水样品采集,缓慢沉降或提升贝勒管。取出后,通过调节贝勒管下端低流量控制器,使水样沿瓶壁缓缓流入瓶中,直至在瓶口形成一向上弯月面,旋紧瓶盖,避免采样瓶中存在顶空和气泡。地下水装入样品瓶后,将样品信息写入标签内,贴到瓶体上,并在记录单上记录样品编码、采样日期和采样人员等信息。地下水采集完成后,样品瓶用空泡袋包裹,并立即放入现场装有冷冻蓝冰的样品箱内保存。

(5)地下水平行样采集:本次采集地下水样品4组(含对照点1组),按照平行样应不少于地块总样品数的10%的要求,共采集平行样1组。4组(检测样和平行样)送检测实验室,进行实验室内平行对比

(6)地下水采样过程中应做好人员安全和健康防护,佩戴安全帽和一次性的个人防护用品(口罩、手套等),废弃的个人防护用品等垃圾集中收集处置。

(7)地下水样品汇总

4-1地块地下水样品汇总

点位编号

2A01

2A02

2B01

2C01

采样深度(m)

水位线下0.5

(14)

水位线下0.5(13.73)

水位线下0.5(12.66)

水位线下0.5(11.41)

性状

澄清、无色无味

澄清、无色无味

澄清、无色无味

澄清、无色无味

样品编码

2A01

2A02

2B01

2C01

平行样编码

-

--

--

2C01P

采样日期

2021.12.6

2021.12.6

2021.12.6

2021.12.6

4.3 现场实际成井与方案对比情况

我公司委托石家庄保红地质勘察技术服务队于 2021 年 126 日进厂进行了钻探成井采样工作,共采集地下水样品 5组(含 1组平行样)。采集的土壤样品送至河北升泰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进行化验分析。现场实际钻探与自行监测方案对比见下表。

项目

自行监测方案要求

实际情况

比对结果

布点数量

4个

4个

无变化

样品数量

5组(含1组平行样)

5组(含1组平行样)

无变化

点位位置

2A01

厂区西南角500m(地下水上游)

厂区西南角500m(地下水上游)

无变化

2A02

生活垃圾填埋区北侧1m

生活垃圾填埋区北侧1m

无变化

2B01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东北角1m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东北角1m

无变化

2C01

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东北角1m

废水、固体废物处理区东北角1m

无变化

钻探深度

2A01

地下水水位线0.5m以下

14.0m

无变化

2A02

地下水水位线0.5m以下

13.73m

无变化

2B01

地下水水位线0.5m以下

12.66m

无变化

2C01

地下水水位线0.5m以下

11.41m

无变化

检测项目

2A01

35项常规指标和总大肠菌群、钴、总铬、硫化物、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二氯乙烯,1,2-二氯丙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二氯甲烷、四氯乙烯、氯乙烯,苯乙烯、苯胺

35项常规指标和总大肠菌群、钴、总铬、硫化物、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二氯乙烯,1,2-二氯丙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二氯甲烷、四氯乙烯、氯乙烯,苯乙烯、苯胺

无变化

2A02

2B01

2C01

检测方法

详见自行监测方案

符合自行监测方案

无变化

检出限

详见自行监测方案

符合自行监测方案

无变化

通过上表的对比分析,可知实际采样与自测方案中的细节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实际采样与自测方案符合性分析为符合。

5样品保存与流转

5.1 土壤样品保存

土壤样品保存方法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相关技术规定执行。样品保存时间执行相关土壤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规定。土壤样品保存、样品流转情况见表5-1。

样品保存包括现场暂存和流转保存两个主要环节,操作步骤如下:

(1)根据不同检测项目要求,在采样前向样品瓶中添加一定量的保护剂,在样品瓶标签上标注检测单位内控编号,并标注样品有效时间。

(2)样品现场暂存。采样现场配备了车载冰箱。样品采集后应立即存放至冰箱内,样品采集当天不能寄送至实验室时,样品用冰箱在4℃温度下避光保存。

(3)样品流转保存。样品保存在冰箱内寄送或运送到实验室,样品的有效保存时间为从样品采集完成到分析测试结束。样品保存工具由实验室统一提供,有车载冰箱、样品箱和蓝冰等样品保存工具(见图5-1)。

表5-1土壤样品保存、样品流转情况

序号

测试项目

分装容器

及规格

保护剂

样品保存

条件

样品运输

方式

有效保存

时间

1

金属(汞及六价铬除外)

自封袋

/

0-4℃

汽车运输

180d

2

六价铬

自封袋

/

0-4℃

汽车运输

30d

3

棕色玻璃瓶250ml

/

0-4℃

汽车运输

28d

4

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

棕色玻璃瓶250ml

/

0-4℃

汽车运输

2d

5

石油烃

棕色玻璃瓶250ml

/

0-4℃

汽车运输

10d

6

半挥发性有机物11项、pH

棕色玻璃瓶250ml

/

0-4℃

汽车运输

180d

7

挥发性有机物27项

棕色玻璃瓶40ml

采五份样

品,每份

5g。其中两

瓶加甲醇,

两瓶加转

子,一瓶不添加任何试

0-4℃

汽车运输

7d

8

挥发酚

500mL×2棕色玻璃瓶250ml

硫酸铜溶液

0-4℃

汽车运输

3d

 

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1154122/output_1.jpgoutput_1

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1154102/output_1.jpgoutput_1

图5-1样品保存工具

5.2 地下水样品保存

地下水样品保存方法参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4)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地下水样品分析方法技术规定》执行,样品保存时间执行相关水质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规定。样品保存包括现场暂存和流转保存两个主要环节,操作步骤如下:

(1)根据不同检测项目要求,在采样前向样品瓶中添加一定量的保护剂,在样品瓶标签上标注检测单位内控编号,并标注样品有效时间。

(2)样品现场暂存。采样现场配备车载冰箱。样品采集后立即存放至冰箱内,样品采集当天不能寄送至实验室时,样品用冰箱在 4℃温度下避光保存。

(3)样品流转保存。样品保存在冰箱内寄送或运送到实验室,样品的有效保存时间为从样品采集完成到分析测试结束。

将《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中规定的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技术指标列入表5-1,涉及到的特征污染物未在表中包含,与分析测试实验室确定分析测试方法,确定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要求。

样品保存工具由实验室统一提供,有保温箱、样品箱和蓝冰等样品保存工具。

表5-2地下水样品保存、样品流转情况

项目名称

采样容器

保存剂及用量

保存期

色*

G

 

12 h

嗅和味*

G

 

6 h

浑浊度*

G

 

12 h

肉眼可见物*

G

 

12 h

pH*

G

 

12 h

总硬度**

G

 

24 h

加 HNO3,pH<2

30 d

溶解性总固体**

G

 

24 h

硫酸盐**

G

 

7 d

氯化物**

G

 

30 d

G

加HNO3 使其含量达到 1%

14 d

G

加HNO3 使其含量达到 1%

14 d

P

加 HNO3 使其含量达到 1%②

14 d

P

加 HNO3 使其含量达到 1%②

14 d

P

加 HNO3,pH<2

14 d

挥发性酚类**

G

用 H3PO4 调至 pH 约为 4,用 0.01 g~0.02 g

抗坏血酸除去余氯

24 h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

加入甲醛,使甲醛体积浓度为 1%

7 d

耗氧量**

G

 

2 d

硝酸盐**

G

 

24 h

亚硝酸盐**

G

 

24 h

氨氮

G

H2SO4,pH<2

24 h

氟化物**

P

 

14 d

碘化物**

G

 

24 h

氰化物**

G

NaOH,pH>12

12 h

G

1 L 水样中加浓HCl 10 ml

14 d

G

1 L 水样中加浓HCl 10 ml

14 d

G

1 L 水样中加浓 HCl 2 ml

14 d

G

加 HNO3 使其含量达到 1%②

14 d

六价铬

G

NaOH,pH 8~9

24 h

G

加 HNO3 使其含量达到 1%②

14 d

总大肠菌群**

G(灭菌)

加入硫代硫酸钠至 0.2 g/L~0.5 g/L 除去残余氯

4 h

G

加HNO3 使其含量达到 1%

14d

总铬

G

加HNO3 使其含量达到 1%

14d

硫化物

G

 

14d

三氯甲烷

G

 

7d

四氯甲烷

G

 

7d

G

 

14d

甲苯

G

 

14d

1,1,1-三氯乙烷

G

 

14d

1,1,2-三氯乙烷

G

 

14d

1,1-二氯乙烯

G

 

14d

1,2-二氯丙烷

G

 

14d

1,2二氯乙烷

G

 

14d

三氯乙烯

G

 

14d

二氯甲烷

G

 

14d

四氯乙烯

G

 

14d

氯乙烯

G

 

14d

苯乙烯

G

 

14d

苯胺

G

 

14d

5.3样品流转

土壤和地下水样品采用相同的流转方式,主要分为装运前核对、样品运输、样品接收 3 个步骤。

5.3.1 装运前核对

样品管理员和质量检查员负责样品装运前的核对,要求样品与采样记录单进行逐个核对,检查无误后分类装箱,并填写“样品保存检查记录单”。如果核对结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由样品管理员向组长进行报告并记录。

样品装运前,填写“样品运送单”,包括样品名称、采样时间、 样品介质、检测指标、检测方法和样品寄送人等信息,样品运送单用防水袋保护,随样品箱一同送达检测实验室。

样品装箱过程中,要用泡沫材料填充样品瓶和样品箱之间空隙。样品箱用密封胶带打包。样品运送单见附表。

5.3.2 样品运输

样品流转运输保证样品完好并低温保存,采用适当的减震隔离措施,严防样品瓶的破损、混淆或沾污,在保存时限内运送至检测实验室。

样品运输设置运输空白样进行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一个样品运送批次设置一个运输空白样品。

5.3.3 样品接收

检测实验室收到样品箱后,立即检查样品箱是否有破损,按照样品运输单清点核实样品数量、样品瓶编号以及破损情况。若出现样品瓶缺少、破损或样品瓶标签无法辨识等重大问题,检测实验室的实验室负责人应在“样品运送单”中“特别说明”栏中进行标注,并及时与采样工作组组长沟通。上述工作完成后,检测实验室的实验室负责人在纸版样品运送单上签字确认并拍照发给采样单位。样品运送单应作为样品检测报告的附件。检测实验室收到样品后,按照样品运送单要求,立即安排样品保存和检测。

 

 

6质量控制

6.1样品采集、保存、流转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6.1.1 采样过程质量控制

6.1.1.1 采样质量资料检查

依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及自行监测方案的相关要求,重点检查了以下内容:

(1)采样方案的内容及过程记录表是否完整;

(2)采样点检查:采样点是否与布点方案一致;

(3)土孔钻探方法:土壤钻孔采样记录单的完整性,通过记录单及现场照片判定钻探设备选择、钻探深度、钻探操作、钻探过程防止交叉污染以及钻孔填充等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规定要求;

(4)地下水(适用时,下同)采样井建井与洗井:建井、洗井记录的完整性,通过记录单及现场照片判定建井材料选择、成井过程、洗井方式等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规定要求;

(5)土壤和地下水样品采集:土壤钻孔采样记录单、地下水采样记录单的完整性,通过记录单及现场照片判定样品采集位置、采集设备、采集深度、采集方式(非扰动采样等)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规定要求;

(6)样品检查:样品重量和数量、样品标签、容器材质、保存条件、保存剂添加、采集过程现场照片等记录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规定要求;

(7)密码平行样品、运输空白样品等质量控制样品的采集、数量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规定要求。

(8)采样过程照片是否按要求上传。

6.1.1.2 采样质量现场检查

按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质量控制工作手册(试行)》及自行监测方案的相关要求,对采样过程进行现场检查。主要包括采样准备和采样过程的现场检查。现场检查覆盖了土壤全部采样环节,包含现场采样人员配置、钻孔设备、采样工具、样品保存工具、土孔钻探、样品采集、样品保存和样品流转等。重点检查了以下内容:

(1)采样准备现场检查

检查现场采样人员配置、采样工具、样品保存工具的准备情况是否合格。

(2)采样过程现场检查

自行监测方案的内容及过程记录表是否完整;检查采样点位的点位数量、布点位置、采样深度是否与布点方案一致,如存在调整是否经过认可;检查土孔钻探、土壤样品采集、样品保存和样品流转等环节是否合格;检查相关采样记录单是否填写完整。

(3)样品保存与流转过程检查

质量检查人员对采样现场的样品标识、包装容器、样品状态、保存条件等进行检查。

河北缔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参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相关要求,对自行监测工作的全流程进行了质量管理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认为现场土孔钻探点位位置、钻探深度和采样层数与方案一致。

6.1.1.3 现场检查的问题及处理

按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质量控制工作手册(试行)》之中的附表 1“采样质控检查记录表”相关要求,通过现场质量检查识别出“一般问题”,现场及时指出并立即要求整改。

6.1.2 样品保存与流转过程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开展样品保存与流转。

6.1.2.1 样品保存质控内容

(1)承担采样任务的单位和检测实验室配备样品管理员,严格按照《河北省土壤重点监管单位自行监测现场调查采样技术指南》、《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及《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地下水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等技术规定要求保存样品。检测实验室在样品所属地块调查工作完成前保留土壤样品,必要时保留样品提取液(有机项目)。

(2)各级质量检查人员对样品标识、包装容器、样品状态、保存条件等进行检查并记录。

(3)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质量检查人员及时向有关责任人指出,并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督促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样品采集、流转和检测过程发现但不限于下列严重质量问题,重新开展相关工作:

①未按规定方法保存土壤和地下水样品;

②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样品在保存过程被玷污。

6.1.2.2 样品流转质控内容

(1)对每个平行样品采样点位采集的3份平行样品,以密码方式送承担该地块样品分析测试任务的同一检测实验室进行比对分析。

(2)负责样品发送和接收的单位(以下分别简称送样单位和接样单位)在样品交接过程中,应对接收样品的质量状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样品运送单是否填写完整,样品标识、重量、数量、包装容器、保存温度、应送达时限等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规定要求。

(3)在样品交接过程中,送样单位如发现寄送样品有下列质量问题,应查明原因,及时整改,必要时重新采集样品。接样单位如发现送交样品有下列质量问题,应拒收样品,并及时通知送样单位和质量控制实验室:

①样品无编号、编号混乱或有重号;

②样品在保存、运输过程中受到破损或沾污;

③样品重量或数量不符合规定要求;

④样品保存时间已超出规定的送检时间;

⑤样品交接过程的保存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

(4)样品经验收合格后,接样单位样品管理员应在样品交记录单上签字、注明收样日期。样品运送单纸版原件应作为样品检测报告附件,复印件返回送样单位。

6.2平行样品比对

6.2.1 土壤平行样品比对

每批次样品分析时,每个检测项目(除挥发性有机物外)均须做平行双样分析。在每批次分析样品中,应随机抽取5%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分析;当批次样品数<20时,应至少随机抽取1个样品进行平行双样分析。

平行双样分析一般应由本实验室质量管理人员将平行双样以密码编入分析样品中交检测人员进行分析测试。

若平行双样测定值(A,B)的相对偏差(RD)在允许范围内,则该平行双样的精密度控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RD计算公式如下:

img26

平行双样分析测试合格率按每批同类型样品中单个检测项目进行统计,计算公式如下:

img27

对平行双样分析测试合格率要求应达到95%。当合格率小于95%时,应查明产生不合格结果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除对不合格结果重新分析测试外,应再增加5%~15%的平行双样分析比例,直至总合格率达到95%。

本地块共采集25个(不含平行样)土壤样品,共采集平行样品 3组,不少于地块总样品数的10%,满足相关要求。

实验室平行样及原样检测结果见表6-1,分析过程详见表6-2

表6-1 土壤现场平行样检测结果表

样品类型

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

单位

检测值A

检测值B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控制范围%

结果

评价

土壤

1C02-3.5P

mg/kg

5.91

5.96

0.4

≤20

符合

mg/kg

0.08

0.08

0.0

≤30

符合

铬(六价)

mg/kg

ND

ND

/

≤20

符合

mg/kg

12

11

4.3

≤20

符合

mg/kg

0.033

0.033

0.0

≤30

符合

mg/kg

17.2

17.0

0.6

≤25

符合

mg/kg

27

24

5.9

≤20

符合

氯甲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二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二氯甲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反-1,2-二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二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顺-1,2-二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氯仿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1,-三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四氯化碳

μg/kg

ND

ND

/

30

符合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2-二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三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2-二氯
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甲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2-三
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四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氯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1,2-
四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乙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邻-二甲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2,2-
四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2,3-三氯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4-二氯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2-二氯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2-氯酚

mg/kg

ND

ND

/

<40

符合

硝基苯

mg/kg

ND

ND

/

<40

符合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并[a]蒽

mg/kg

ND

ND

/

<40

符合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并[b]荧蒽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并[k]荧蒽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并[a]芘

mg/kg

ND

ND

/

<40

符合

茚并[1,2,3-cd]芘

mg/kg

ND

ND

/

<40

符合

二苯并[a,h] 蒽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胺

mg/kg

ND

ND

/

<40

符合

pH值

无量纲

9.13

9.09

0.04

≤0.3
(绝对偏差)

符合

总铬

mg/kg

48

49

1.0

≤20

符合

mg/kg

40

38

2.6

≤20

符合

水溶性氟化物

mg/kg

2.3

2.4

2.1

≤20

符合

氰化物

mg/kg

ND

ND

/

<15

符合

石油烃 (C10-C40)

mg/kg

12

13

4.0

≤25

符合

挥发酚

mg/kg

ND

ND

/

≤30

符合

硫化物

mg/kg

0.29

0.32

4.9

≤30

符合

mg/kg

15

16

3.2

≤20

符合

1A02-3.5P

mg/kg

6.41

6.37

0.3

≤20

符合

mg/kg

0.09

0.09

0.0

≤30

符合

铬(六价)

mg/kg

ND

ND

/

≤20

符合

mg/kg

12

14

7.7

≤20

符合

mg/kg

0.131

0.130

0.4

≤30

符合

mg/kg

18.1

18.7

1.6

≤25

符合

mg/kg

31

29

3.3

≤20

符合

氯甲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二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二氯甲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反-1,2-二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二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顺-1,2-二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氯仿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1,-三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四氯化碳

μg/kg

ND

ND

/

30

符合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2-二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三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2-二氯
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甲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2-三
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四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氯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1,2-
四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乙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邻-二甲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2,2-
四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2,3-三氯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4-二氯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2-二氯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2-氯酚

mg/kg

ND

ND

/

<40

符合

硝基苯

mg/kg

ND

ND

/

<40

符合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并[a]蒽

mg/kg

ND

ND

/

<40

符合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并[b]荧蒽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并[k]荧蒽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并[a]芘

mg/kg

ND

ND

/

<40

符合

茚并[1,2,3-cd]芘

mg/kg

ND

ND

/

<40

符合

二苯并[a,h] 蒽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胺

mg/kg

ND

ND

/

<40

符合

pH值

无量纲

8.73

8.71

0.02

≤0.3
(绝对偏差)

符合

总铬

mg/kg

51

54

2.9

≤20

符合

mg/kg

45

46

1.1

≤20

符合

水溶性氟化物

mg/kg

2.4

2.2

4.3

≤20

符合

氰化物

mg/kg

ND

ND

/

<15

符合

石油烃 (C10-C40)

mg/kg

19

17

5.6

≤25

符合

挥发酚

mg/kg

ND

ND

/

≤30

符合

硫化物

mg/kg

0.47

0.49

2.1

≤30

符合

mg/kg

10

9

5.3

≤20

符合

DZ01-0.5P

mg/kg

9.49

9.20

1.6

≤20

符合

mg/kg

0.16

0.14

6.7

≤30

符合

铬(六价)

mg/kg

ND

ND

/

≤20

符合

mg/kg

23

24

2.1

≤20

符合

mg/kg

0.113

0.114

2.5

≤30

符合

mg/kg

22.2

21.9

0.7

≤25

符合

mg/kg

28

37

14

≤20

符合

氯甲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二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二氯甲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反-1,2-二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二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顺-1,2-二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氯仿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1,-三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四氯化碳

μg/kg

ND

ND

/

30

符合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2-二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三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2-二氯
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甲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2-三
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四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氯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1,2-
四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乙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邻-二甲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苯乙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1,2,2-
四氯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2,3-三氯丙烷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4-二氯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1,2-二氯苯

μg/kg

ND

ND

/

30

符合

2-氯酚

mg/kg

ND

ND

/

<40

符合

硝基苯

mg/kg

ND

ND

/

<40

符合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并[a]蒽

mg/kg

ND

ND

/

<40

符合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并[b]荧蒽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并[k]荧蒽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并[a]芘

mg/kg

ND

ND

/

<40

符合

茚并[1,2,3-cd]芘

mg/kg

ND

ND

/

<40

符合

二苯并[a,h] 蒽

mg/kg

ND

ND

/

<40

符合

苯胺

mg/kg

ND

ND

/

<40

符合

pH值

无量纲

8.71

8.68

0.03

≤0.3
(绝对偏差)

符合

总铬

mg/kg

55

63

6.8

≤20

符合

mg/kg

59

59

0.0

≤20

符合

水溶性氟化物

mg/kg

13.3

15.6

8.0

≤20

符合

氰化物

mg/kg

ND

ND

/

<15

符合

石油烃 (C10-C40)

mg/kg

ND

ND

/

≤25

符合

挥发酚

mg/kg

ND

ND

/

≤30

符合

硫化物

mg/kg

0.28

0.24

7.7

≤30

符合

mg/kg

18

19

2.7

≤20

符合

表6-2 土壤现场平行双样合格率分析

样品类型

检测项目

批样品数

合格样品数

合格率(%)

土壤

基本45项+PH、锌、钴、总铬、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烃、挥发酚

3

3

100%

根据上表可知,土壤样品采样平行样品检测数据均在偏差范围内,平行样数据满足要求。

6.2.1 地下水平行样品比对

本地块共采4 个地下水样品(不包含平行样、质控样),共采集平行样品1个,不少于地块总样品数的10%,满足相关要求。

实验室平行样及原样检测结果见表6-3,分析过程详见表 6-4。

表6-3 地下水现场平行样检测结果表

样品类型

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

单位

检测值A

检测值B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控制范围%

结果

评价

地下水

2C01P

耗氧量

mg/L

1.63

1.72

2.7

<20

符合

氨氮

mg/L

0.26

0.24

4.0

≤10

符合

硝酸盐氮

mg/L

1.0

1.0

0.0

≤10

符合

亚硝酸盐氮

mg/L

0.030

0.028

3.4

≤20

符合

挥发酚类

mg/L

0.0003L

0.0003L

/

≤25

符合

氰化物

mg/L

0.002L

0.002L

/

≤20

符合

氟化物

mg/L

0.5

0.5

0.0

≤10

符合

碘化物

mg/L

0.025L

0.025L

/

≤15

符合

硫化物

mg/L

0.005L

0.005L

/

≤10

符合

硫酸盐

mg/L

196

197

0.3

≤10

符合

氯化物

mg/L

189

191

0.5

≤10

符合

总硬度

mg/L

332

342

1.5

≤10

符合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mg/L

0.133

0.124

3.5

≤20

符合

μg/L

15.3

17.3

6.1

≤20

符合

μg/L

2.04

2.29

5.8

≤20

符合

μg/L

0.04L

0.04L

/

≤20

符合

μg/L

0.05L

0.05L

/

≤20

符合

铬(六价)

mg/L

0.004L

0.004L

/

≤15

符合

μg/L

0.55

0.54

0.9

≤20

符合

μg/L

0.11

0.14

12

≤20

符合

μg/L

265

262

0.6

≤20

符合

μg/L

0.41L

0.41L

/

≤20

符合

μg/L

0.82L

0.82L

/

≤20

符合

μg/L

100

107

3.4

≤8

符合

μg/L

1.15L

1.15L

/

≤20

符合

μg/L

0.4L

0.4L

/

≤30

符合

甲苯

μg/L

0.3L

0.3L

/

≤30

符合

三氯甲烷

μg/L

0.4L

0.4L

/

≤30

符合

四氯化碳

μg/L

0.4L

0.4L

/

≤30

符合

μg/L

0.37

0.40

3.9

≤20

符合

总铬

mg/L

0.004L

0.004L

/

≤15

符合

1,1,1-三氯乙烷

μg/L

0.4L

0.4L

/

≤30

符合

1,1,2-三氯乙烷

μg/L

0.4L

0.4L

/

≤30

符合

1,1-二氯乙烯

μg/L

0.4L

0.4L

/

≤30

符合

1,2-二氯丙烷

μg/L

0.4L

0.4L

/

≤30

符合

1,2-二氯乙烷

μg/L

0.4L

0.4L

/

≤30

符合

三氯乙烯

μg/L

0.4L

0.4L

/

≤30

符合

二氯甲烷

μg/L

0.5L

0.5L

/

≤30

符合

四氯乙烯

μg/L

0.2L

0.2L

/

≤30

符合

氯乙烯

μg/L

0.5L

0.5L

/

≤30

符合

苯乙烯

μg/L

0.2L

0.2L

/

≤30

符合

苯胺

mg/L

0.08L

0.08L

/

≤15

符合

表6-4 地下水现场平行双样合格率分析

样品类型

检测项目

批样品数

合格样品数

合格率(%)

地下水

基本35项+总大肠菌群钴、总铬、硫化物、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二氯乙烯,1,2-二氯丙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二氯甲烷、四氯乙烯、氯乙烯,苯乙烯、苯胺

1

1

100%

本地块共采集4个地下水样品(不包含平行样),共采集平行样品1 个,不少于地块总样品数的10%,数量满足相关要求,由上表可知,数据相对偏差均在控制范围内,该批样品符合质控要求。

6.3实验室内部质控

6.3.1土壤内部质控

1每批次样品分析时,应进行空白试验。分析测试方法有规定的,按分析测试方法的规定进行;分析测试方法无规定时,要求每批样品或每20个样品应至少做1次空白试验。

2空白样品分析测试结果一般应低于方法检出限。若空白样品分析测试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可忽略不计;若空白样品分析测试结果略高于方法检出限但比较稳定,可进行多次重复试验,计算空白样品分析测试结果平均值并从样品分析测试结果中扣除;若空白样品分析测试结果明显超过正常值,实验室应查找原因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重新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

本地块土壤样品采集日期为2021.11.30-2021.12.3,共计4天,样品1次运送,共设置1个全程序空白样品和1个运输空白,具体全程序空白及运输空白质量控制见表6-5

表6-5   全程序空白及运输空白质量控制

检测项目

单位

空白样品浓度

控制范围

结果评价

规范符合性

mg/kg

ND

<0.04

合格

符合

mg/kg

ND

<0.01

合格

符合

铬(六价)

mg/kg

ND

<0.5

合格

符合

mg/kg

ND

<1

合格

符合

mg/kg

0.006

<0.008

合格

符合

mg/kg

ND

<0.1

合格

符合

mg/kg

ND

<3

合格

符合

氯甲烷

μg/kg

ND

<1.0

合格

符合

氯乙烯

μg/kg

ND

<1.0

合格

符合

二氯甲烷

μg/kg

ND

<1.5

合格

符合

反式-1,2-二氯乙烯

μg/kg

ND

<1.4

合格

符合

1,1-二氯乙烷

μg/kg

ND

<1.2

合格

符合

顺式-1,2-二氯乙烯

μg/kg

ND

<1.3

合格

符合

氯仿

μg/kg

ND

<1.1

合格

符合

1,1,1,-三氯乙烷

μg/kg

ND

<1.3

合格

符合

四氯化碳

μg/kg

ND

<1.3

合格

符合

μg/kg

ND

<1.9

合格

符合

1,2-二氯乙烷

μg/kg

ND

<1.3

合格

符合

三氯乙烯

μg/kg

ND

<1.2

合格

符合

1,2-二氯丙烷

μg/kg

ND

<1.1

合格

符合

甲苯

μg/kg

ND

<1.3

合格

符合

1,1,2-三氯乙烷

μg/kg

ND

<1.2

合格

符合

四氯乙烯

μg/kg

ND

<1.4

合格

符合

氯苯

μg/kg

ND

<1.2

合格

符合

1,1,1,2-四氯乙烷

μg/kg

ND

<1.2

合格

符合

乙苯

μg/kg

ND

<1.2

合格

符合

邻-二甲苯

μg/kg

ND

<1.2

合格

符合

苯乙烯

μg/kg

ND

<1.1

合格

符合

1,1,2,2-四氯乙烷

μg/kg

ND

<1.2

合格

符合

1,2,3-三氯丙烷

μg/kg

ND

<1.2

合格

符合

1,4-二氯苯

μg/kg

ND

<1.5

合格

符合

1,2-二氯苯

μg/kg

ND

<1.5

合格

符合

1,1-二氯乙烯

μg/kg

ND

<1.0

合格

符合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μg/kg

ND

<1.2

合格

符合

2-氯酚

mg/kg

ND

<0.06

合格

符合

硝基苯

mg/kg

ND

<0.09

合格

符合

mg/kg

ND

<0.09

合格

符合

苯并[a]蒽

mg/kg

ND

<0.1

合格

符合

mg/kg

ND

<0.1

合格

符合

苯并[b]荧蒽

mg/kg

ND

<0.2

合格

符合

苯并[k]荧蒽

mg/kg

ND

<0.1

合格

符合

苯并[a]芘

mg/kg

ND

<0.1

合格

符合

茚并[1,2,3-cd]芘

mg/kg

ND

<0.1

合格

符合

二苯并[a,h] 蒽

mg/kg

ND

<0.1

合格

符合

苯胺

mg/kg

ND

<0.04

合格

符合

石油烃(C10-C40)

mg/kg

ND

<6

合格

符合

mg/kg

3

<4

合格

符合

mg/kg

ND

<8

合格

符合

总铬

mg/kg

ND

<4

合格

符合

水溶性氟化物

mg/kg

ND

<0.7

合格

符合

氰化物

mg/kg

ND

<0.01

合格

符合

硫化物

mg/kg

ND

<0.04

合格

符合

注:“ND”表示未检出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检测报告内容,本项目全程序空白样、运输空白样和实验室空白检测结果均低于检测限值,表明项目所采取的采样方式能够确保样品在采集过程中不受周围环境影响,项目所采取的运输方式能够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影响。

6.3.2地下水内部质控

本地块地下水样品采集日期为2021.12.6,样品于当日运送,共设置1个全程序空白样品和1个运输空白,具体全程序空白及运输空白质量控制见表6-6,实验室空白质量控制见表6-7

表6-6   全程序空白及运输空白质量控制

检测项目

单位

空白样品浓度

控制范围

结果评价

规范符合性

氨氮

mg/L

/

<0.02

合格

符合

铬(六价)

mg/L

/

<0.004

合格

符合

硝酸盐氮

mg/L

/

<0.2

合格

符合

亚硝酸盐氮

mg/L

/

<0.001

合格

符合

挥发酚类

mg/L

/

<0.0003

合格

符合

氰化物

mg/L

/

<0.002

合格

符合

氟化物

mg/L

0.2L

<0.2

合格

符合

碘化物

mg/L

/

<0.025

合格

符合

硫酸盐

mg/L

0.018L

<5

合格

符合

氯化物

mg/L

0.007L

<1.0

合格

符合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mg/L

/

<0.050

合格

符合

μg/L

0.12L

<0.12

合格

符合

μg/L

0.04L

<0.04

合格

符合

μg/L

0.09L

<0.09

合格

符合

μg/L

0.05L

<0.05

合格

符合

μg/L

0.82L

<0.82

合格

符合

μg/L

0.12L

<0.12

合格

符合

μg/L

0.08L

<0.08

合格

符合

μg/L

0.67L

<0.67

合格

符合

μg/L

0.41L

<0.41

合格

符合

μg/L

1.15L

<1.15

合格

符合

总铬

mg/L

/

<0.004

合格

符合

μg/L

0.12L

<0.12

合格

符合

mg/L

/

<0.01

合格

符合

氯乙烯

μg/L

0.5L

<0.5

合格

符合

1,1-二氯乙烯

μg/L

0.4L

<0.4

合格

符合

二氯甲烷

μg/L

0.5L

<0.5

合格

符合

氯仿

μg/L

0.4L

<0.4

合格

符合

1,1,1-三氯乙烷

μg/L

0.4L

<0.4

合格

符合

四氯化碳

μg/L

0.4L

<0.4

合格

符合

1,2-二氯乙烷

μg/L

0.4L

<0.4

合格

符合

μg/L

0.4L

<0.4

合格

符合

三氯乙烯

μg/L

0.4L

<0.4

合格

符合

1,2-二氯丙烷

μg/L

0.4L

<0.4

合格

符合

甲苯

μg/L

0.3L

<0.3

合格

符合

1,1,2-三氯乙烷

μg/L

0.4L

<0.4

合格

符合

四氯乙烯

μg/L

0.2L

<0.2

合格

符合

苯乙烯

μg/L

0.2L

<0.2

合格

符合

苯胺

mg/L

/

<0.08

合格

符合

μg/L

0.03L

<0.03

合格

符合

注:“ND”表示未检出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检测报告内容,本项目全程序空白样、运输空白样和实验室空白检测结果均低于检测限值,表明项目所采取的采样方式能够确保样品在采集过程中不受周围环境影响,项目所采取的运输方式能够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影响。

 

 

 

7土壤检测结果分析

7.1整体数据

地块内共布设7个土壤采样点位,送检25组土壤样品,测试项目:基本45项+PH、锌、钴、总铬、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烃、挥发酚,检测结果详见表7-1土壤检出物质一览表

 

 

 

7-1 土壤检出物质一览表

 

点位编号

 

深度

pH值

总铬

水溶性 氟化物

石油烃(C10-C40)

硫化物

m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无量纲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1A01

0.5

10.4

0.12

22

0.076

22.9

35

8.13

70

60

7.2

13

0.10

11

3.5

10.4

0.08

15

0.063

17.7

31

8.54

58

46

2.2

10

0.21

19

9.5

6.24

0.18

33

0.069

26.9

48

8.19

49

76

5.1

7

0.15

15

14.0

5.60

0.09

19

0.038

16.6

25

8.51

51

43

2.4

6

0.12

19

1A02

0.5

8.71

0.16

20

0.443

22.1

30

8.39

59

57

11.3

18

0.31

9

3.5

6.41

0.09

12

0.131

18.1

31

8.73

51

45

2.4

19

0.47

10

9.5

10.8

0.11

21

0.094

19.1

32

8.09

55

57

3.3

13

0.19

10

14.0

7.27

0.08

13

0.041

16.7

25

8.62

76

36

1.5

12

0.12

19

1B01

0.5

7.74

0.10

16

0.082

19.5

26

9.25

58

48

5.4

13

0.28

18

4.0

6.13

0.09

14

0.056

19.7

27

8.39

55

43

2.3

10

0.20

19

9.5

13.3

0.14

30

0.086

26.5

45

8.29

74

65

3.1

9

0.13

13

14.0

5.42

0.33

19

0.052

14.5

19

8.51

50

32

1.9

ND

0.26

15

1B02

0.5

7.98

0.12

19

0.148

19.3

30

8.13

64

53

6.6

20

1.00

19

3.0

5.29

0.08

12

0.117

19.6

27

8.74

53

43

2.4

16

0.25

18

9.5

7.96

0.11

18

0.047

20.0

29

8.25

57

54

2.2

9

0.25

19

13.5

4.14

0.09

18

0.061

20.5

29

8.58

77

43

1.8

ND

0.23

19

1C01

0.5

8.00

0.12

19

0.093

22.8

28

8.62

58

53

10.1

20

0.27

19

3.5

5.21

0.07

21

0.062

15.6

24

8.72

52

36

2.7

9

0.09

17

7.3

15.4

0.17

34

0.105

26.9

50

8.21

81

75

4.2

9

0.30

14

12.5

5.01

0.06

12

0.107

16.3

19

8.78

58

32

1.6

8

0.14

17

1C02

0.5

7.83

0.10

15

0.072

18.7

26

8.68

44

46

7.6

18

1.74

16

3.5

5.91

0.08

12

0.033

17.2

27

9.13

48

40

2.3

12

0.29

15

7.3

8.73

0.11

21

0.096

20.0

30

8.13

54

57

4.1

9

0.35

19

12.5

5.11

0.06

16

0.063

16.6

23

8.51

57

32

1.6

9

0.19

17

DZ01(背景值)

0.5

9.49

0.16

23

0.113

22.2

28

8.71

55

59

13.3

ND

0.28

18

注:以上仅给出土壤检出物质,未检出物质未在上表中列出。

 

7.2检测值与评价标准对比分析

依据检测结果,对检测数据(含背景值)与评价标准对比分析,详见表7-2检测值与标准值分析表。

表7-2 检测值与标准值分析表

检测

项目

标准值

(GB 36600-2018)

标准值(DB13/T5216-2020)

   

 

含量范围

检出个数

检出率

超标率

(%)

最高含量点位

(深度)

60

/

mg/kg

4.14-15.40

25

100.00%

0

1C01-7.3m

65

/

mg/kg

0.06-0.33

25

100.00%

0

1B01-14.0m

18000

/

mg/kg

12.00-34.00

25

100.00%

0

1C01-7.3m

38

/

mg/kg

0.033-0.443

25

100.00%

0

1A02-0.5m

800

/

mg/kg

14.50-26.90

25

100.00%

0

1A01-9.5m

900

/

mg/kg

19.00-50.00

25

100.00%

0

1C01-7.3m

pH值

--

/

无量纲

8.09-9.25

25

100.00%

0

1B01-0.5m

总铬

--

/

mg/kg

44.00-81.00

25

100.00%

0

1C01-7.3m

--

10000

mg/kg

32.00-76.00

25

100.00%

0

1A01-9.5m

水溶性 氟化物

--

10000

mg/kg

1.50-13.30

25

100.00%

0

DZ01-0.5m

石油烃(C10-C40)

4500

/

mg/kg

6.00-20.00

22

88.00%

0

1B02-0.5m

硫化物

--

/

mg/kg

0.09-1.74

25

100.00%

0

1C02-0.5m

--

/

mg/kg

9.00-19.00

25

100.00%

0

1C02-7.3m

注:以上仅给出土壤检出物质,未检出物质未在上表中列出。

根据上表分析可知:砷pH值石油烃(C10-C40)检出,但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氟化物检出但未超出《河北省地方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总铬、钴、硫化物检出,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河北省地方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无相关标准值其余监测因子全部未检出。

 

7.3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分析

依据检测结果,对检测数据与背景检测值对比分析,详见表7-3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分析表。砷pH值石油烃(C10-C40)氟化物总铬、钴、硫化物为检出项,其余项均未检出,对比6个监测点的检测值与土壤背景检测值无明显变化趋势。

表7-3 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分析表

 

点位编号

 

深度

pH值

总铬

水溶性 氟化物

石油烃(C10-C40)

硫化物

m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无量纲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背景点

0.5

9.49

0.16

23

0.113

22.2

28

8.71

55

59

13.3

ND

0.28

18

1A01

0.5

10.4

0.12

22

0.076

22.9

35

8.13

70

60

7.2

13

0.10

11

3.5

10.4

0.08

15

0.063

17.7

31

8.54

58

46

2.2

10

0.21

19

9.5

6.24

0.18

33

0.069

26.9

48

8.19

49

76

5.1

7

0.15

15

14.0

5.60

0.09

19

0.038

16.6

25

8.51

51

43

2.4

6

0.12

19

1A02

0.5

8.71

0.16

20

0.443

22.1

30

8.39

59

57

11.3

18

0.31

9

3.5

6.41

0.09

12

0.131

18.1

31

8.73

51

45

2.4

19

0.47

10

9.5

10.8

0.11

21

0.094

19.1

32

8.09

55

57

3.3

13

0.19

10

14.0

7.27

0.08

13

0.041

16.7

25

8.62

76

36

1.5

12

0.12

19

1B01

0.5

7.74

0.10

16

0.082

19.5

26

9.25

58

48

5.4

13

0.28

18

4.0

6.13

0.09

14

0.056

19.7

27

8.39

55

43

2.3

10

0.20

19

9.5

13.3

0.14

30

0.086

26.5

45

8.29

74

65

3.1

9

0.13

13

14.0

5.42

0.33

19

0.052

14.5

19

8.51

50

32

1.9

ND

0.26

15

1B02

0.5

7.98

0.12

19

0.148

19.3

30

8.13

64

53

6.6

20

1.00

19

3.0

5.29

0.08

12

0.117

19.6

27

8.74

53

43

2.4

16

0.25

18

9.5

7.96

0.11

18

0.047

20.0

29

8.25

57

54

2.2

9

0.25

19

13.5

4.14

0.09

18

0.061

20.5

29

8.58

77

43

1.8

ND

0.23

19

1C01

0.5

8.00

0.12

19

0.093

22.8

28

8.62

58

53

10.1

20

0.27

19

3.5

5.21

0.07

21

0.062

15.6

24

8.72

52

36

2.7

9

0.09

17

7.3

15.4

0.17

34

0.105

26.9

50

8.21

81

75

4.2

9

0.30

14

12.5

5.01

0.06

12

0.107

16.3

19

8.78

58

32

1.6

8

0.14

17

1C02

0.5

7.83

0.10

15

0.072

18.7

26

8.68

44

46

7.6

18

1.74

16

3.5

5.91

0.08

12

0.033

17.2

27

9.13

48

40

2.3

12

0.29

15

7.3

8.73

0.11

21

0.096

20.0

30

8.13

54

57

4.1

9

0.35

19

12.5

5.11

0.06

16

0.063

16.6

23

8.51

57

32

1.6

9

0.19

17

注:以上仅给出土壤检出物质,未检出物质未在上表中列出。

 

 

 

 

7.4土壤检测结果整体分析与结论

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地块内共布设7个土壤点位,获取地块内有代表性土壤样品送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为 pH 值、砷、镉、铜、铅、汞、镍、铬(六价)、VOCs、SVOCs、锌、钴、总铬、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烃、挥发酚,在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1)重金属

①检测值与标准值对比

本地块土壤中重金属砷、镉、铜、铅、汞、镍、锌、钴、总铬有检出六价铬未检出,重金属检出率均为90%锌检出,但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河北省地方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总铬、钴检出,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河北省地方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无相关标准值

②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

6个监测点位检出的砷、镉、铜、铅、汞、镍、锌、钴、总铬的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无明显变化趋势。

(2)VOCs和 SVOCs

①检测值与标准值对比

根据检测报告可知,本次调查共计检测 GB36600-2018 中27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和1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送检的地块内25组土壤样品因子均未检出。

②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

6个监测点位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均未检出

(3)氰化物、挥发酚

共检测样品25个,均未检出

(4)氟化物

①检测值与标准值对比

共检测样品25个,检出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无相关标准值,未超出《河北省地方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

②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

6个监测点位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均未检出

5化物

①检测值与标准值对比

共检测样品25个,检出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河北省地方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无相关标准值。

②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

6个监测点位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均未检出

(6)石油烃(C10-C40)

①检测值与标准值对比

共检测样品22个,检出率为88%,,但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

②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

石油烃(C10-C40)背景检测值未检出,场区内各点位均有检出,但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

 

 

8地下水检测结果分析

8.1整体数据

地块内共布设4个地下水监测井,获取地下水样品送至实验室检测,测试项目为:色度、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挥发酚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总大肠菌群、钴、总铬、硫化物、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二氯乙烯,1,2-二氯丙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二氯甲烷、四氯乙烯、氯乙烯,苯乙烯、苯胺,检测结果详见表8-1地下水检出物质一览表。

8-1地下水检出物质一览表

测试项目

单位

2A01(背景值)

2A02

2B01

2C01

pH

无量纲

7.15

7.16

7.11

7.21

浑浊度

NTU

2.9

2.8

2.9

2.8

总硬度

mg/L

414

372

406

332

溶解性总固体

mg/L

820

652

802

892

硫酸盐

mg/L

59.3

40.9

98.7

196

氯化物

mg/L

54.9

40.9

94.0

189

μg/L

572

64.1

713

265

μg/L

1.53

2.13

3.14

2.04

μg/L

7.02

71.3

21.2

15.3

挥发酚类

mg/L

0.0004

--

--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mg/L

0.096

0.254

0.069

0.133

耗氧量

mg/L

1.31

0.81

1.17

1.63

氨氮

mg/L

0.29

0.05

0.16

0.26

mg/L

155

100

110

100

硝酸盐氮

mg/L

1.3

1.1

0.9

1.0

亚硝酸盐氮

mg/L

0.010

0.013

0.009

0.030

氟化物

mg/L

0.5

0.6

0.7

0.5

碘化物

mg/L

0.072

0.049

--

--

μg/L

3.40

0.44

0.38

0.55

μg/L

3.08

8.27 

0.44

--

μg/L

0.30

--

0.58

0.11

总大肠菌群

MPN /100mL

<2

<2

<2

<2

μg/L

0.94

0.16

0.42

0.37

注:以上仅给出地下水检出物质,未检出物质未在上表中列出,-- 为低于检出限。

8.2检测值与评价标准对比分析

依据检测结果,对检测数据与评价标准对比分析,详见表8-2检测值与标准值分析表。

表8-2检测值与标准值分析表

测试项目

标准值(mg/L)

单位

2A01

2A02

2B01

2C01

超标率

pH

6.5PH8.5

无量纲

7.15

7.15

7.16

7.11

0

浑浊度

3

NTU

2.9

2.9

2.8

2.9

0

总硬度

450

mg/L

414

414

372

406

0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mg/L

820

820

652

802

0

硫酸盐

250

mg/L

59.3

40.9

98.7

196

0

氯化物

250

mg/L

54.9

40.9

94.0

189

0

0.1

μg/L

572

64.1

713

265

75%

1

μg/L

1.53

2.13

3.14

2.04

0

1

μg/L

7.02

71.3

21.2

15.3

0

挥发酚类

0.002

mg/L

0.0004

--

--

--

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3

mg/L

0.096

0.254

0.069

0.133

0

耗氧量

3.0

mg/L

1.31

0.81

1.17

1.63

0

氨氮

0.50

mg/L

0.29

0.05

0.16

0.26

0

200

mg/L

155

100

110

100

0

硝酸盐氮

20

mg/L

1.3

1.1

0.9

1.0

0

亚硝酸盐氮

≤1

mg/L

0.010

0.013

0.009

0.030

0

氟化物

1

mg/L

0.5

0.6

0.7

0.5

0

碘化物

0.08

mg/L

0.072

0.049

--

--

0

0.01

μg/L

3.40

0.44

0.38

0.55

0

0.01

μg/L

3.08

8.27 

0.44

--

0

0.01

μg/L

0.30

--

0.58

0.11

0

总大肠菌群

3.0

MPN /100mL

<2

<2

<2

<2

0

0.005

μg/L

0.94

0.16

0.42

0.37

0

注:以上仅给出地下水检出物质,未检出物质未在上表中列出,-- 为低于检出限。

由上表分析可知:厂区外西南侧背景点(2A01)和场区内2个监测点(2B01、2C01)锰的检测值,《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场区内2A02锰的检测值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

地下水样品锰检出浓度范围为0.064-0.713mg/L,最大占标率为713%,超出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第 III 类标准0.1mg/L,最大超标倍数为7.13。初步判断锰超标原因为区域地质原因

硫酸盐氯化物挥发酚类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氟化物碘化物、砷、硒、铅、总大肠菌群、钴检出,但未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其余监测项目未检出。

8.3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分析

依据检测结果,对检测数据与背景值对比分析,详见表8-3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分析表。厂区外西南侧背景点(2A01)和场区内2个监测点(2B01、2C01)锰的检测值,《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场区内2A02锰的检测值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所有监测点位硫酸盐氯化物挥发酚类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氟化物碘化物、砷、硒、铅、总大肠菌群、钴检出,但未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其余监测项目未检出对比3个监测点检测值与地下水背景点检测值,铜、锌呈小幅度上升趋势;钴呈小幅度下降趋势;但均未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其他因子无明显变化趋势。

 

8-3 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分析表

测试项目

单位

2A01(背景值)

2A02

2B01

2C01

pH

无量纲

7.15

7.16

7.11

7.21

浑浊度

NTU

2.9

2.8

2.9

2.8

总硬度

mg/L

414

372

406

332

溶解性总固体

mg/L

820

652

802

892

硫酸盐

mg/L

59.3

40.9

98.7

196

氯化物

mg/L

54.9

40.9

94.0

189

μg/L

572

64.1

713

265

μg/L

1.53

2.13

3.14

2.04

μg/L

7.02

71.3

21.2

15.3

挥发酚类

mg/L

0.0004

--

--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mg/L

0.096

0.254

0.069

0.133

耗氧量

mg/L

1.31

0.81

1.17

1.63

氨氮

mg/L

0.29

0.05

0.16

0.26

mg/L

155

100

110

100

硝酸盐氮

mg/L

1.3

1.1

0.9

1.0

亚硝酸盐氮

mg/L

0.010

0.013

0.009

0.030

氟化物

mg/L

0.5

0.6

0.7

0.5

碘化物

mg/L

0.072

0.049

--

--

μg/L

3.40

0.44

0.38

0.55

μg/L

3.08

8.27 

0.44

--

μg/L

0.30

--

0.58

0.11

总大肠菌群

MPN /100mL

<2

<2

<2

<2

μg/L

0.94

0.16

0.42

0.37

8.4地下水检测结果整体分析与结论

依据检测结果,对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地块内共布设4个地下水检测井, 获取地下水样品送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为:色度、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挥发酚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总大肠菌群、钴、总铬、硫化物、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二氯乙烯,1,2-二氯丙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二氯甲烷、四氯乙烯、氯乙烯,苯乙烯、苯胺

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厂区外西南侧背景点(2A01)和场区内2个监测点(2B01、2C01)锰的检测值,《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场区内2A02锰的检测值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

地下水样品锰检出浓度范围为0.064-0.713mg/L,最大占标率为713%,超出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第 III 类标准0.1mg/L,最大超标倍数为7.13。初步判断锰超标原因为区域地质原因

所有监测点位硫酸盐氯化物挥发酚类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氟化物碘化物、砷、硒、铅、总大肠菌群、钴检出,但未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其余监测项目未检出对比3个监测点检测值与地下水背景点检测值,铜、锌呈小幅度上升趋势;钴呈小幅度下降趋势;但均未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其他因子无明显变化趋势。

 

 

9结论与建议

9.1结论

9.1.1项目概况

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位于大营镇南军屯村西北侧,由枣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建设项目,总投资5950万元,建设筹备期曾用名“大营镇垃圾处理厂、枣强县综合垃圾处理”,项目位置位于大营镇南军屯村西北侧,填埋场总占地面积92.11亩,主要收集处理大营镇和新屯镇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枣强县境内企业产生的少量玻璃钢废料、皮毛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污泥等一般工业固废与建筑垃圾。场内工程包括填埋区、建筑垃圾和玻璃钢破碎车间、污水处理站、办公生活工作站、调节池、储水池等,其中填埋区利用隔堤分为生活垃圾填埋区、建筑垃圾填埋区、污泥填埋区和玻璃钢废料填埋区。

其中填埋区占地面积50.61亩(包含生活垃圾填埋区44亩、建筑垃圾填埋区2.87 亩和工业固废填埋区3.74亩),设计填埋规模为90t/d(其中生活垃圾80t/d,建筑垃圾5t/d,玻璃钢废料3t/d,皮毛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污泥2t/d),工程总库容43.6万m3(其中生活垃圾填埋区库容为38.2万m3,建筑垃圾填埋区库容为2.5 万m3,工业固废填埋区库容为2.9万m3),经计算,生活垃圾填埋区可使用10.47年,建筑垃圾填埋区可使用19.71年,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区可使用17.32年,2020年6月建成并开始运行,截至目前进场垃圾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少量污泥,从运行至今无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废料进场,建筑垃圾和玻璃钢废料处理厂房未运行。

9.1.2地块污染状况调查结论

9.1.2.1土壤

枣强县营兴综合处理场地块内共布设7个土壤点位,获取地块内有代表性土壤样品送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为 pH 值、砷、镉、铜、铅、汞、镍、铬(六价)、VOCs、SVOCs、锌、钴、总铬、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烃、挥发酚,在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1)重金属

①检测值与标准值对比

本地块土壤中重金属砷、镉、铜、铅、汞、镍、锌、钴、总铬有检出六价铬未检出,重金属检出率均为90%锌检出,但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河北省地方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总铬、钴检出,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河北省地方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无相关标准值

②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

6个监测点位检出的砷、镉、铜、铅、汞、镍、锌、钴、总铬的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无明显变化趋势。

(2)VOCs和 SVOCs

①检测值与标准值对比

根据检测报告可知,本次调查共计检测 GB36600-2018 中27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和1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送检的地块内25组土壤样品因子均未检出。

②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

6个监测点位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均未检出

(3)氰化物、挥发酚

共检测样品25个,均未检出

(4)氟化物

①检测值与标准值对比

共检测样品25个,检出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无相关标准值,未超出《河北省地方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

②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

6个监测点位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均未检出

5化物

①检测值与标准值对比

共检测样品25个,检出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河北省地方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0)无相关标准值。

②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

6个监测点位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均未检出

(6)石油烃(C10-C40)

①检测值与标准值对比

共检测样品22个,检出率为88%,,但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

②检测值与背景检测值对比

石油烃(C10-C40)背景检测值未检出,场区内各点位均有检出,但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

9.1.2.2地下水

厂区外西南侧背景点(2A01)和场区内2个监测点(2B01、2C01)锰的检测值,《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场区内2A02锰的检测值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

地下水样品锰检出浓度范围为0.064-0.713mg/L,最大占标率为713%,超出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第 III 类标准0.1mg/L,最大超标倍数为7.13。初步判断锰超标原因为区域地质原因

所有监测点位硫酸盐氯化物挥发酚类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氟化物碘化物、砷、硒、铅、总大肠菌群、钴检出,但未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其余监测项目未检出对比3个监测点检测值与地下水背景点检测值,铜、锌呈小幅度上升趋势;钴呈小幅度下降趋势;但均未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其他因子无明显变化趋势。

9.2建议

由于本场地为在产企业,结合现场踏勘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填埋区的管理和检查,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对重点区域,尤其为填埋区,开展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记录并建立档案。

(2)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管,避免发生填埋料的遗撒等可能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事件;

(3)加强渗滤液的管理,严禁渗滤液漫延;

(4)加强各区域的废水排放系统日常检查,发现异常时及时进行整改;

(5)加强生产区域的防渗层管理,发现裂隙时及时修补,避免发生污染事件时,污染物的横向和纵向迁移及扩散;

(6)加强地下水的长期检测,规范检测频次,并对检测结果按照时间进行分析,判断水质趋势。

创建时间:2022-03-28 10:20